Board logo

標題: Vidda C1玩機心得,這樣的投影儀才是年輕人想要的! [打印本頁]

作者: 日日新聞     時間: 2022-12-1 17:57

在有移動觀影需求的助推下,小眾的家用激光投影成為了不少年輕租客的新歡,當你還在思考如何在“小臥室看大屏”時,有品位、有網感的年輕人已經開始尋求一種更新潮、更理想的生活方式了,比如打造偏愛的“roomtour”,比如玩轉新潮電子,比如購入一臺更好玩、更小巧的全色激光投影儀..



現在,年輕人們還在用更新的玩法使用投影,他們把代表雲應用的NAS用在了投影上,




甚至在投影上玩“PS”,






↑左原圖,右經過投影調色後直出



在他們手中,投影儀除了要好“看”,還要更開放和好玩。當然,這一切,其實用一臺Vidda C1全色激光投影儀(以下簡稱Vidda C1)就可以實現,下面就讓我們來看看這款投影儀是否能成為你的“心選”吧。



文中設備如下:



投影儀:Vidda C1



拍照、測試設備如下:



拍照設備:索尼a7r、iPhone 13 Pro



幕布:4K玻纖白幕



遊戲機:Xbox



測溫儀



* 需要注意的是,考慮到人眼動態與拍攝設備之間的差異,加上後期顯示器和上傳壓縮中的畫質損失,屏攝圖片可能會有發紅現象,僅供參考



一、先聊聊Vidda C1的外在

1、百搭屬性,小巧體積易挪動



顏值黨們首先關注的還是外在,所以我們回到機器本身,去看看這臺Vidda C1有沒有出色的手感,長得“漂不漂亮”,尺寸、能否不遮擋和是否好安裝等,這畢竟是掏錢購買與否的第一感官要素嘛。Vidda C1長245mm;寬216mm;高179mm,只從大小來講,有些像方正的小型桌面音箱,這樣的三圍,讓女生同事也能夠輕易挪動到想要的位置。Vidda C1由金屬打造,方方正正沒有多餘線條,樣式百搭的一體化機身搭配低調光澤的普魯士藍,高級感撲面而來,背部面板有Vidda的標識,左側鏤空面板也有若隱若現的“Vidda”字樣。






↑左側鏤空面板若隱若現“Vidda”



機身頂端設計了四枚物理按鍵,方便放置桌面上使用,分別是開關、播放/暫停和音量+、音量-,Vidda C1附送遙控器,更多的操控功能也可以通過遙控實現。






↑機身頂部按鍵



2、接口豐富滿足不同場景需求



機身的接口全部位於背板底端,一字排開一目瞭然,USB Type-A的接口可以幫助用戶外接U盤、硬盤來播放存儲在本地的影音文件,當然也可以帶來更多的進階玩法,比如安裝應用等。HDMI接口不僅可以外接筆記本和數碼相機,對次時代遊戲主機也提供了支持。Vidda C1還預留了千兆網口、光纖口以及3.5mm音頻口。在目前的投影儀產品中,Vidda C1的接口配置已經算是相當豐富,個人認為這絕對可以滿足娛樂至上的需求。但我也同時注意到,這臺機器少了當下主流的USB Type-C接口,不知道後續版本不知道會不會進行迭代。






↑機身背部接口



從前方和兩側觀察C1時,可以看到Vidda為這臺投影儀設計了大孔徑的散熱孔,覆蓋了左右兩側機身,而且金屬機身和內置的大風扇應該也能確保投影儀在工作時不會因為過熱產生卡頓、脫焦和死機。機器的底部有四個防滑腳墊,可以保證在不使用支架的情況下,也可以穩穩“站”在桌面。






↑側面鏤空大孔徑散熱孔,底部四枚防滑腳墊



其實不管是什麼電子產品,散熱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拿大家熟悉的iPhone舉例,過熱的機身不僅對電池健康有巨大損耗,還會在發熱嚴重時出現關機的問題。



二、這是一臺可以輕鬆上手的投影儀

投影儀是電子產品,說是簡單上手,但用過“老傢伙”的人一定知道,那種剛開機就會被歪斜畫面拍在沙灘上的無奈實在算是“死去的記憶攻擊我”。這些“不太聰明”的手動操作(比如垂直梯形校正)讓調不好的畫面歪斜模糊,幾乎令人崩潰。

1、自動對焦和自動校正



但Vidda C1不同,它開機後的第一步就是調節焦距和自動校正,等待完成後,你的眼前就會出現一塊“方方正正”的超大屏。看著自動校正似乎進行的太順利,我們玩心大起,直接在幕布前放置了一臺55英寸的液晶電視,看看“聰明”的Vidda C1能不能成功規避障礙。




↑自動避障(gif)



動圖用事實證明,不管是自動校正還是自動避障,Vidda C1的功底都非常不錯,這種通過算法輕鬆避開障礙的方式也非常適合玩機小白。當然,考慮到家居環境的正面投影限制,Vidda C1的側投自動調節效果也非常出色。其實在開機前,我們已經注意到在Vidda C1的正前方有進行對焦的激光TOF傳感器和兩顆攝像頭,它支持自動對焦和位移縮放,可以根據需求隨心變換大小而不用擔心脫焦。需要注意的是,儘管C1不支持光學變焦,但這種焦段下的畫質表現會比光學變焦更為出色,加上光學變焦投影儀的造價往往過於高昂,在家用投影儀市場中,Vidda C1已足夠令人期待。






↑機身正面有進行對焦的激光TOF傳感器和兩顆攝像頭



遙控器上有調焦鍵,短按就可自動對焦,當然你也可以長按進入手動對焦。






有進階需求的用戶也可以進行手動校正,使用起來也非常簡單,只需按照角度需求拉動屏幕中的點位,返回鍵鎖定後對下一個點位進行調整就可以。






↑手動校正



說了Vidda C1可以“自動”搞定的事,我們再來聊聊安裝方式。Vidda C1支持多種投影模式,比如正投、吊裝和側投,如果投影儀想要吊裝,基本離不了走線和鑽洞,對於後裝和尋求方便的用戶來說可選性沒有用支架來的省事兒。支架安裝其實挺簡單的,直接把投影儀擰上就可以,這種方式不佔用多餘空間,考慮到日常生活中投影儀的使用頻率,移動支架的方便性確實有目共睹。注意事項是,因為支架安裝的特性,日常使用中可能會有不小心觸碰移動的情況,為了防止C1太過“聰明”的重新自動校正,可以在菜單欄選擇關閉“位移自動校準”。




↑安裝在支架上



當然,你也可以把它直接放置在桌面上,但可能會影響一部分散熱,這種情況的話可以考慮使用桌面夾。因為標配的電源為180W,在戶外使用時可能要考慮帶著大功率的電源。



Vidda投射比為1.2:1,支持的畫面比例為80到150英寸,對日常家庭空間來說,85英寸以上其實已經算是巨幕範圍,如果想要投射100英寸的超大屏,那麼需要放置在大概3m左右的距離,80英寸大概需要2.13米的距離。距離調節邏輯也很簡單,只需調節投影儀與幕布/牆面之間的距離即可,離幕布/牆面越近,畫面越小,離幕布/牆面越遠,畫面則越大。當然也可以通過縮放獲得更小尺寸的畫面。


↑畫面大小調節(gif)



三、真的需要一塊“幕布”嗎?



Vidda C1擁有自動入幕的功能,這對於有幕布需求的用戶來說是非常貼心的,傻瓜式的操作節約了入幕再調焦和校正的繁瑣,也讓一般投影儀的畫質再度進階。其實單從幕布本身來說,就有各種“玩”法。畢竟不少人認為,一塊好的幕布會產生更好的投影效果。廣義上來說,幕布的材質和不同的光學塗料會帶來比大白牆更好的“反饋”,它可能讓畫面亮度更高,也可能讓色彩更飽和。我們入手的是一塊4K玻纖白幕地拉幕,目前用下來沒有卷邊問題。但神奇的是,Vidda C1投在大白牆上的效果幾乎和使用幕布時沒差!用肉眼去看,被幕布邊框“分割”的畫面幾乎融合為一。如果不是邊框太過明顯,我甚至可以認為這就是一幅完整被還原的畫面。當然,這也成功打臉了我篤定的“幕布一定好於大白牆”的刻板看法。可見Vidda C1在亮度和色彩飽和度方面到底有多強悍。






↑塗有特殊材料的4K玻纖地拉幕






↑左為幕布效果VS右白牆效果



四、比單色激光投影儀更強



先不說“天馬行空”的玩法,把投影儀帶回家的初衷還是“看”,那麼想要領略它的出色,還是要從與眼睛直面“接觸”的畫面來看。我們知道,投影儀畫面亮度色彩,除了由成像技術決定外,還受光源影響。目前家用投影如果單從光源方面來區分的話,可以分為LED燈、燈泡為光源的智能微投,以激光為光源的激光投影,儘管幾者之間大部分都具備WiFi功能和智能操作系統,但激光光源的高飽和度、高亮度、使用壽命長等特點也使其成為了目前家用投影的理想光源。換言之,一旦投影儀打上了激光標籤,也就意味著它能在畫質方面有著卓越表現。



不過,雖然激光投影儀已經十分受歡迎,但細分下來,還有單色、雙色和全色激光三種,其中,單色激光由於成本問題,紅、綠色表現不夠理想,只有藍色光源對畫質的影響可想而知。與單色、雙色激光光源不同的是,Vidda C1採用的是RGB紅綠藍全色激光光源,它使用三基色全光源,通過照射到0.47吋的DMD芯片上實現了4K分辨率( XPR 抖動技術實現),帶來了色彩表現力和畫面清晰度更出色的全色激光投影設備。



1、亮度不玩虛的,拉上窗簾就能看電影



作為投影儀的核心競爭力,我們來看一下Vidda C1的畫質規格,它擁有4K分辨率,最高亮度可達1350ANSI。其實光源技術已經決定了亮度基礎,但還是有人會問1350流明是不是與市面動輒標2、3000的流明參數相差較大,白天看會不會白茫茫一片?考慮到目前沒有明確標準,加上行業多虛標的做法,Vidda C1在第三方檢測後得出的數據可信度顯然更高。當然,這種實際體驗你在開機後就能一目瞭然。



為了測試Vidda C1的亮度效果,我們通過日常生活中的三個場景進行屏攝,分別是:



白天拉窗簾、自然光下屏攝以及夜晚與55英寸的液晶電視進行對比



(1)白天拉窗簾屏攝(測試時間下午15:31分)






↑白天拉窗簾



雖然窗簾遮光效果一般,但Vidda C1的亮度已經十分出色






(2)自然光下屏攝(測試時間下午16:01)



↑自然光



(3)夜晚,55英寸液晶電視VS Vidda C1亮度對比






↑上方為Vidda C1,下方為55英寸液晶顯示屏






↑上方為Vidda C1,下方為55英寸液晶顯示屏



考慮到電影院也是全黑環境,想要營造氛圍的話,黑暗下的Vidda C1的確更出彩,但整體來說,這個亮度已經達到令人滿意的程度。



總之,Vidda C1允許環境光的存在,1350流明亮度也是名副其實,除了全黑環境外,在白天拉窗簾使用時我們也能清楚看到投影畫面,畫面的對比度和明暗還是相對真實的。但不得不承認的是,由於成本的高昂,家用全色激光投影一般會選用低功率光源,不過其色域覆蓋優勢和投影光源壽命仍是其他類投影產品無法比擬的。以光源壽命打個比方,LED燈的亮度衰減過快,大概只能支撐使用2年,而高頻次的激光投影大概能使用5年甚至更長。



2、成像技術、色域、色准將畫質拉滿



我們知道,單DLP技術常見於LED微投和激光投影,它擁有對比度高、使用壽命更長等優勢,但由於光能損失,易發生頻閃和彩虹效應。為了規避以上缺點,Vidda C1三色激光結構中取消了色輪組件,它通過RGB三色光合成,將色域做的更高,同時也解決了色彩分離的問題。在這種成像技術下,Vidda C1的投影輪廓非常清晰,肉眼也看不到單片DLP投影儀中會出現的彩虹效應,投射出的畫面顏色豐富令人滿意。Vidda C1的色域能夠達到107%BT.2020(143%NTSC),考慮到目前市面多以Adobe RGB、SRGB為標準,我們通過下面這張圖來看下Vidda C1所在的色域範圍(黑色線條)。不難看出,Vidda C1的色域範圍已經十分接近人眼識別的色彩範圍(藍色線條)。








↑Vidda C1色域範圍(黑色線條)



作為參考,手中使用的聯想某系列電腦的色域為75.55%NTSC,SRGB 104.93%,這個數據一般只會出現在中高端電腦中,在進行對比之後,個人覺得Vidda C1已經好於不少主流液晶顯示器甚至OLED電視。








↑ 筆記本電腦色域值75.55%NTSC(SRGB 104.93%),遠小於Vidda C1的143%NTSC



需要注意的是,雖然色域覆蓋面積非常重要,但色彩準確度對畫面的影響更大,舉例一朵紅玫瑰,如果畫面表現出的是偏橘紅的色彩,那麼表達的意境就與原片有出入。



我們看下Vidda C1的實際投影表現:



以下為4K片源屏攝展示,








這張圖的灰階過渡非常自然,沒有出現突兀的色塊和色彩斷層。























從這幾張圖中可以看出Vidda C1的色調對比強烈,顏色鮮豔,但明暗有致,對畫面和明亮度的拿捏非常精準,色彩偏差很小,這也讓畫面表現出的顏色更準確,在疊上色域buff後呈現出的畫面也更討人眼喜歡。








在紅色的表現中,Vidda C1並沒有出現偏橘色的情況,反倒是最為接近人眼所看到的濃郁紅色,這點我非常滿意。作為一款全色激光投影,Vidda C1給我的直觀視覺印象就是色彩飽滿,但這種飽滿不是依靠拉高飽和度所呈現,而是展現了更接近真實色彩的結果。



以下為網劇屏攝展示








首先是《卿卿日常》,從膚色上來說,Vidda C1給我的感覺是非常接近真實皮膚顏色的。








到了《少年的你》,Vidda則帶來了一種懷舊感,影片本身雖然色調偏暗,但在實際觀看中,一些暗部細節也能呈現的非常清楚,校服顏色還原的也非常準確。








動漫對顏色的精準度要求很高,皮卡丘的黃色明顯是非常準確的表達,小智帽子的紅色也沒有偏橘,這種風格對看動畫來說也非常舒適。



3、與某品牌投影儀進行對比



為了進一步感受Vidda C1在亮度和色彩方面的表現力,我們“請”來了某品牌的投影儀進行比對:








↑與某品牌微投進行對比,顯示技術不同,效果僅供參考



在這張系統桌面上,能直觀通過“大博弈”“謝謝你醫生”這兩張導圖看出亮度和色彩準確度的差異,導航欄的文字也凸顯了Vidda C1在亮度方面的優勢。某品牌投影儀的亮度因為過低,導致左下方“棺山古墓”中的暗部細節黑成了一團(下圖紅框),而同樣位置的Vidda就層次分明,明暗對比極具縱深感。








↑左某品牌投影,右Vidda C1



《斗羅大陸》的場景,注意荷塘中的綠葉,Vidda C1的綠色呈現和細節表現明顯更舒服準確,荷花與荷葉的層次感也更分明。同時,注意右上角的一片綠色楓葉,某品牌的畫面由於缺乏明暗對比,整體泛白幾乎與荷塘水融為了一體,而Vidda對畫面亮度的拿捏和顏色的準確表達讓這片楓葉的“漂浮”感變得更強。








↑漂浮在荷塘上面的楓葉對比,左某品牌投影,右Vidda C1



在暗部場景中,Vidda C1左肩濃郁的金黃色讓鎧甲細節如肉眼所見,畫面中的藍色和紅色也更濃郁,導航欄位置“斗羅大陸”的亮度在對比之下差距還是挺明顯的。








↑左某品牌投影,右Vidda C1



在進行比對之後可以明顯看到,Vidda C1在色彩和亮度方面的表現十分出色,畫面做到了恰到好處的濃郁明亮,這對錶現暗調電影來說十分有沉浸感。加之十分出色的色彩把控力,不管是看色彩鮮豔的網劇、動漫、綜藝還是暗部場景居多的美劇和電影,都可以有非常舒適的觀感。



不僅如此,Vidda C1還帶來了創新,比如它可以在圖像設置裡進行調色,通過色彩校正對紅、綠、藍、青、黃、紫和膚色進行精細調節,這有點類似PS的調色功能,當別人還在調亮度的時候,你已經可以用Vidda C1調出自己喜歡的電影風格了。








↑色彩校正,可針對畫面進行調色



以某影片為例,調節圖片前後對比








↑左為電影原圖,右為調色後



在色彩的調整下,畫面從展現懷舊、溫情的光線向更能凸顯情緒和懸疑色彩的偏冷色調上轉換,在畫面色彩的更迭和渲染後,令人十分想探求“我覺得你也別太擔心”這句臺詞後會發生怎樣的故事。



五、搭配NAS更好玩



對真正的玩家來說,Vidda C1並不是一臺簡單的微投設備,它還有很多進階玩法,比如可以當做桌面音箱使用,因為留有音頻接口,甚至還能連接有源音箱打造“家庭影院”。但今天,我們要玩一種更新的東西,這也讓Vidda C1在本身擁有強大影視資源的情況下還能錦上添花。我們找到了“極空間”的APK包,通過U盤連接Vidda C1的A口進行安裝,注意安裝包要TV格式。安裝好後可以直接打開查看NAS中的文件。有了NAS的存在,可以觀看更多的本地雲藍光片,相比動輒幾十個G的高清片源,玩家再也無需擔心存儲空間的缺失。













但需要注意,這種方式需要搭配極空間NAS使用,如果條件不充沛的話,百度網盤TV版也可以提供類似的雲服務,只要登陸賬號,就可以播放雲盤中的內容。其實可以安裝外部應用也證明了投影儀並不是大家印象中系統封閉的設備,它給了玩家足夠開放的空間,讓大屏終端的使用場景也變得更為豐富。



六、系統符合大多數人使用習慣,還有少兒模式



Vidda C1使用的是JUUI 7.0系統,系統風格很有質感,大概是因為用黑色做主色系的原因,整個使用界面與流媒體平臺基本相似,這也符合大多數人的交互習慣,不過Vidda C1有更多、更有針對性的影視資源分類,還有聚好看提供的4K影片專區。與Vidda C1的交互因為MT9669這塊SoC更流暢, 4GB+64G也可以滿足對儲存空間的需求。一頓折騰下來,相信你和我一樣都對Vidda C1有了足夠的瞭解。其實沒有NAS,Vidda C1自有的內容源也足夠滿足日常生活中對一臺投影儀的需求。電影、電視劇、賽事、綜藝種類繁多,如果擔心家中小朋友控制不住自己,也可以切換成加密的少兒模式。需要注意的是,少兒模式登入/退出都是需要密碼的,進去之後有動畫、兒歌、繪本等內容。此外,加入的AI防射眼模式也開啟了兒童的健康投影之旅,這對於更廣泛的受眾群體來說,的確更有價值。








↑少兒模式



七、進階玩法完善,搭配Xbox實現大屏遊戲



即要折騰到底,那就必須有大屏打遊戲的娛樂場景,用HDMI線連接Xbox,搞點實拍圖。























↑畫質非常細膩,放大字體後的效果













↑放大畫面後的效果



在4K分辨率下投影畫面的輪廓非常清晰,哪怕放大字體和圖像後也看不到鋸齒排列。



在不暫停遊戲的情況下,可以用遙控進行運動畫面補償和色溫、色彩校正等設置的調節。








↑運動畫面補償、色彩校正



對玩家來說,畫質和流暢度還是非常重要的,一旦有延遲肯定會影響遊戲體驗,這點用藍牙耳機的同學應該感受頗深。就主觀感受來說,Vidda C1下的遊戲畫面流暢度非常可以,基本沒有出現網絡+線路的傳輸延遲問題。最重要的是,Vidda C1和高端電視一樣,是支持MEMC運動補償的,在自動提升幀率後畫面不會因為幀率問題產生抖動,不管是跑車快速過境,還是在奔跑的“槍林彈雨”中,都不會在畫面上留有“殘影”,這也充分發揮了Vidda C1的高刷優勢,帶來的巨幕臨場感十分強烈。








↑以上為快速跑動射擊屏攝畫面,非常流暢,沒有拖影



當然,你也可以在遊戲中開啟HDR模式,但個人覺得HDR模式是在畫質上的錦上添花,一臺好的投影儀顏色準確性和亮度還是更重要的。








↑開啟HDR模式



八、測溫



不管怎麼說,Vidda C1的堆料都算是相當猛了,在持續使用播放幾小時+玩遊戲後,我們對Vidda C1左側的出風口進行了溫度測試。在上海室溫25攝氏度的前提下,用測溫儀得出的最終結果為34.5度,金屬導熱的效果還是出色,也證實了Vidda C1在高頻率使用下的確有著相當不錯的散熱系統,這種散熱效果也保證了Vidda C1能夠長時間穩定運行,儘可能避免跑焦問題。








↑溫度測試

九、看電影、玩遊戲..一臺Vidda全搞定

說實在的,在激光投影成為更多人選擇的同時,也很大程度上促進了行業的百花齊放。看看數據就知道,據奧維雲網(AVC)全渠道推總數據顯示,2022年3季度,家用激光投影銷量9.7萬臺,同比增長222%,銷額6.3億元,同比增長214%,規模的快速增長,也確實讓人看到了激光投影的潛在實力,但儘管如此,消費者市場仍對如何選擇感到頭疼。



得益於在投影領域的創新,率先搭載全色激光技術的Vidda C1在同級別產品中脫穎而出,解決了消費者選不出“好”投影的難題。從單色激光走向全色激光,Vidda C1的出現意義重大,當然這也是海信激光顯示技術和Vidda實力的見證。



回到產品本身,Vidda C1是一臺上手容易,體積小巧、方便移動,並且擁有相當強悍畫質表現的產品。我可以用它感受百吋巨幕的視覺衝擊,還可以大玩次時代主機遊戲,甚至能通過它獨有的調色功能,“調”一場專屬自己的電影。總之,隨著這臺Vidda C1的誕生,也將加速全色激光技術步入消費級市場,相比以往動輒大幾萬的產品,不到7000元的Vidda C1在市場中幾乎沒有能打的對手。那麼,如果你對投影儀有極高的畫質需求,Vidda C1的確是當下最好的選擇了。





原文連結:https://inewsdb.com/其他/vidda-c1玩機心得,這樣的投影儀才是年輕人想要的!/

inewsdb.com 日日新聞 . 掌握每日新鮮事




Copyright © 2003-2023 香港討論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