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此打開]
[隱藏]
奶茶出道以及成名經過:
小時候劉若英的父母就離婚了,兩三歲的劉若英就開始了跟隨祖父母一起的生活。劉若英的祖母是一位非常注重孩子教育又注重傳統教育的老人家,她曾經這樣告訴孫女:“女孩子學音樂最好,有一技之長,將來能夠相夫教子,美化生活,還有能學習一技之長,有份工作糊口。”就在祖母的操心和游說下,9歲的劉若英,踏上了音樂之路。自小學三年級開始學鋼琴的她,在求學過程中和音樂一直脫離不了關係。
劉若英就讀於美國加州州立大學音樂系,雖然學的是古典音樂,但她對流行音樂始終有一種激情,陪她度過青春期的是李宗盛、羅大佑、齊豫等人的歌聲。她曾在中學時期因帶了一張黃韻玲的CD回學校而遭老師懲罰。一開始時劉若英想當一個鋼琴老師,想教小朋友彈鋼琴,後來發覺自己不是一個很好的老師,因為她沒有什麼耐心,第二因為劉若英自己也是學鋼琴的,所以非常知道小朋友不想練琴的那種心情。正當猶豫將來出路為何之際,劉若英有一次回去台灣渡假,在某某游泳池因緣際會的認識了師父陳昇。當時劉若英穿了一件橘色的游泳衣和姐姐以及姐夫去游泳,劉若英的姐夫的秘書跟陳昇的太太是同學,他們把劉若英介紹給陳昇,說劉若英也是在學音樂的,陳昇和他的計劃助理覺得劉若英有很好的身材,很適合當歌手,就這樣看上了劉若英,二人因此認識。
半年後,劉若英完成她的學業,就跟陳昇學習流行音樂,陳昇就教她寫歌,帶她學製作,劉若英就這樣出道了。劉若英很高興,高興的不是因此可以成為名人,而是將來可以在音樂的世界中有無限的創作。就這樣劉若英以歌手的身分簽約滾石唱片,但是實際做的卻是當陳昇的助理。所謂的助理就是幫助歌手放錄音帶、洗厠所、買便當、燙衣服等,充當的是類似打雜的角色。雖然只能當助理,但劉若英起碼真的知道了這個行業,知道了一個大概的流程是什麼樣子。而且在這艱苦過程中,劉若英還是得到很多的樂趣,有時劉若英都想,乾脆不要出唱片,一直做助理也會很好。她也曾想過如果在25歲仍然沒機會出唱片的話,就把自己嫁出去。奶茶這個匿稱是陳昇改的,因為RENE讀起來像台語的「牛奶」,而當時當助手的劉若英經常買奶茶給陳昇,所以就改了奶茶這個名。
1994年夏季,有一次陳昇去新加坡和馬來西亞,劉若英跟着唱片公司很多人一起去。就這樣,劉若英遇到張艾嘉----她生命中最重要的一個女人。當時張艾嘉正在找《少女小漁》的女主角,穿着白色T恤和牛仔褲,身上大包小包不堪重負重的劉若英走到她面前,張艾嘉覺得劉若英的國語很標準,就問人家劉若英是誰,人家說她是要當歌手。張艾嘉說做歌手怎麼做那麼多打雜的事,人家就說,因為劉若英還沒有出唱片。那個時候張艾嘉眼前一亮,她覺得這個清純樸素的女孩正是她苦尋找的少女小漁。加上《少女小漁》演的是一個內地人,張艾嘉覺得劉若英非常像內地人,就找劉若英去演,當時別人都不敢相信這個不漂亮、沒有名氣的女孩能擔此重任,因為《少女小漁》是電影公司的年度大戲,很多人都認為不應該找一個新人,都覺得劉若英不是最合適的,他們總覺得,應該找一個非常漂亮的女孩子,就這樣子過了大概有半年的時間,最後還是決定用劉若英。徐立功老板就打電話給劉若英,問她有沒有美國簽證,劉若英說有,於是三天以後劉若英就拎着行李到美國,那時候電影的制作人是李安,李安的助理就拿了個牌子,上面寫着劉若英的名字,還寫錯了。然後劉若英就跟着他走了,在那裡呆了兩個多月,拍了《少女小漁》。演了之後,張艾嘉打了個電話給劉若英,說覺得劉若英這個個性,在演藝圈一定大有作為,又希望能夠做劉若英的經理人。所以一直到現在,張艾嘉都是劉若英的經理人。後來,電影推出以後,好評如潮。劉若英因此贏得亞太影展最佳女主角獎,在演藝界大放異彩。對於在逆境中拯救自己的張艾嘉,劉若英恭敬有加,一直尊稱師父,她接不接拍電影電視劇均由師父慧眼定奪。
如此在1995年,劉若英拍了電影《我的美麗與哀愁》和《少女小漁》後,終於有機會出唱片,第一張專輯的名字就將這兩部電影的名字組合起來,叫做'少女小漁劉若英的美麗與哀愁'這張專輯與劉若英的電影有着密切關係,專輯的製作上本着“戲能迷人,歌能入味”的原則,收錄了劉若英為電影演唱的幾首歌曲,這張專輯的口碑很好,而專輯中也有很多大熱的歌曲。“為愛痴狂”是專輯中最為經典的歌曲,直到今天這首歌在唱K的時候依然是很多人的首選,此歌獲得1995年台灣金馬獎最佳主題曲。這首歌錄了3年,花了陳昇300萬台幣,是陳昇一生中花費最多的一首歌,因為他認為劉若英仍然唱得不好,所以劉若英要在這3年一直在錄音直到唱好首歌,事實上劉若英經常要給陳昇罵,還給罵哭了。第一張專輯的良好的口碑使滾石唱片公司對劉若英這個新人充滿了希望,因此在同年為劉若英推出了第二張專輯“雨季”。依然是打有陳昇標誌的一張專輯,但是陳昇本身就是一個慢熱的歌手,而屬於陳昇“徒弟級”的劉若英也是同樣的慢熱。專輯的銷量差強人意,而專輯中傳唱的歌曲也很少。幸好還有一首“打了一把鑰匙給你”,這首歌是一首不能讓人一聽就可以感動的歌,但是卻很耐聽,專輯中其他的歌曲都沒能成氣候。
1996年,劉若英推出了第三張專輯“到處亂走”,這張專輯開始有了劉若英自己的一些想法,可是太急功近利,使這張專輯成為一張“只有思維,沒有感覺”的音樂作品,成為劉若英銷量最差的唱片,這張專輯的失敗使劉若英的第四張專題的推出時間延後了兩年,同時也改變了劉若英以後的音樂路線。雖然經過了1996年的失敗,但是在此後的兩年中,劉若英卻在電影上得到了充分的肯定。
1998年,劉若英終於推出了專輯“很愛很愛你”,專輯的大賣特賣使劉若英在演唱事業上也得到了同樣的肯定。從這張專輯開始,劉若英的背製作人不再是陳昇,而是來自馬來西亞的光良,而專輯的造型也轉變得如水一樣透明。大概是二人年紀比較相近,而同時又都很具有“人文氣質”,所以這張專輯雖然是二人在音樂上的第一次合作,卻已經很有默契。專輯的主打歌“很愛很愛你”翻唱自日本二人女子組合KIRORO的“長の間”。這首歌的原曲在日本各大排行榜上相當受歡迎,很適合劉若英真實直接的聲音,她以一種傾訴的方式,訴說着“很愛很愛你”,卻有捨得放棄的主題。這首歌一經推出就取得了很好的成績,後來又被鄭秀文等天后級的人物翻唱過,可見這首歌的影響力,劉若英的唱片銷量開始有了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