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區版主
回覆 引用 TOP
澳門位於南中國海沿岸,地處珠江口以西,東面與香港島相距63公里。澳門全境由澳門半島、氹仔、路環以及路氹城四大部份所組成。其中澳門半島北面與中國大陸連接,而氹仔和路環本是兩個分離的離島,但後期填海工程把兩離島完全連接成稱為路氹城的地段。 氣候 澳門屬海洋性副熱帶季風氣候,每年以10月中旬至12月天氣最佳至最穩定,天氣和暖並且陽光充沛、濕度不高,最為舒適。澳門春季約在3-4月期間,天氣潮濕多霧。5月中旬至6月上旬受西南季風影響、炎熱潮濕,時有低壓槽帶來的長時間暴雨;7-8月多受東南季風影響,氣溫進一部上升而持續暴雨減少,並時有熱帶氣旋吹襲。10月秋季來臨,11月底天氣轉涼,而北方的冷空氣於12月後活躍並形成冷鋒南侵,冷鋒來臨前後數小時氣溫可急降達攝氏10度之多。每年1-2月清晨時份經常錄得最低溫度。 貨幣 澳門幣(俗稱葡幣)為澳門特區法定貨幣,市面上一般使用澳門幣,但在旅遊點亦可使用港幣和人民幣,而賭場內主要使用港幣。 語言文字 中文和葡萄牙文是澳門現行的官方語文。語言方面,居民日常生活用語多為粵語,大部分居民也能聽懂普通話或閩南話;此外英語在澳門作為商業用語和部分學校之教學語言而流行。文字方面,澳門居民大部分使用繁體中文作為社會日常用字,而土生葡人會以葡萄牙文作主要書寫文字。澳門政府於2006年12月30日指出,政府部門表格除可使用繁體中文和葡萄牙文填寫外,亦可使用簡體中文填寫,而相關職員會轉化成對等的繁體字進行記錄。
澳門擁有完善的海陸空交通網路,來自世界不同國家地區的旅客可以選擇不同的交通工具往來澳門。海路方面,澳門設有三個對外客運碼頭,分別是內港客運碼頭、新口岸的外港客運碼頭和氹仔臨時客運碼頭;而航空交通,位於氹仔東部的澳門國際機場在1995年11月正式營運,另外,外港客運碼頭頂層設有直昇機坪,提供直昇機航線往來香港和深圳。 澳門半島與氹仔之間有三條大橋連接,1974年10月啟用嘉樂庇總督大橋(以當時總督名字嘉樂庇命名,俗稱澳氹大橋或舊大橋)、1994年3月啟用友誼大橋和2005年1月9日啟用西灣大橋,西灣大橋是澳門唯一雙層行車的全天候大橋。此外,蓮花大橋連接路氹城和珠海市橫琴島,為澳門與中國大陸連接的第二個陸路口岸。 陸路交通:
澳門陸路的主要交通工具為巴士以及的士。當中巴士由三家巴士營運公司營運,分別是澳門新福利公共汽車有限公司、維澳蓮運公共運輸股份有限公司和澳門公共汽車有限公司。三巴士公司採統一車費,澳門半島內車資3.2元、氹仔區內車資3.6元、澳門半島往來氹仔(包括機場)4.2元、澳門半島往來路環市區5.0圓、澳門半島往來路環黑沙海灘為6.4元,持有電子貨幣儲值卡(澳門通)可享有車資優惠和轉乘優惠。的士分有黑色和黃色,載客量為4至6人。起錶價(首1.6公里)13元,以後每230米一跳收1.5元,停車候客每一分鐘收1.5元。而昔日澳門的主要交通運輸工具——三輪車,至今已是旅客用作遊覽澳門的懷舊交通工具。在連接中國內地方面,經由關閘接連珠海市拱北,另外,在2000年3月啟用之蓮花大橋,接連澳門路氹城與珠海市橫琴島。 有關澳門的巴士路線資訊請往下列網址: http://www.dsat.gov.mo/bus/tc/index.aspx
海上客運方面,噴射飛航、西北航運及金光飛航提供往來香港與澳門的渡輪服務,有關各公司的服務詳情請看下列網址。 噴射飛航 西北航運 金光飛航
澳門國際機場位於氹仔偉龍馬路,於1995年開始投入服務。澳門政府致力把機場發展成為區內低成本航空的營運中心。據機場資料顯示,澳門國際機場2007年全年的客運量達549萬高峰人次,與中國各大城市、台灣、東南亞、日本以至澳洲都有航班往來。 新港澳碼頭設有直昇機停機坪,提供來往澳門香港及深圳的直昇機航線,航程約為15分鐘。班次詳情請按我
24小時緊急求助電話:999 旅遊熱線:(853) 2833 3000 消費者委員會:(853) 8988 9315 電話查詢:181
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旅遊局 http://www.macautourism.gov.mo 澳門旅遊商會 e-mail: amta@macau.ctm.net 澳門旅行社協會 e-mail: macautour@yahoo.com.hk 澳門旅遊業議會 e-mail: ticm.macau@yahoo.com.hk 澳門專業導遊協會 e-mail: matga8888@hotmail.com
來澳旅遊人士須具備有效的護照或旅行證件以及簽證。 持有下列國家和地區有效護照或證件人士入境無需簽證: 1. 持有丹麥, 日本, 巴西, 比利時, 以色列, 立陶宛, 列支敦士登, 冰島, 匈牙利, 安道爾, 西班牙, 多米尼克, 克羅地亞, 希臘, 坦桑尼亞, 拉脫維亞, 波斯尼亞和黑塞哥維那, 波蘭, 法國, 芬蘭, 佛得角, 南韓, 英國(6個月), 保加利亞, 埃及, 挪威, 馬其頓, 馬耳他, 馬里, 捷克, 荷蘭, 斯洛文尼亞, 斯洛伐克, 塞浦路斯, 奧地利, 意大利, 愛沙尼亞, 愛爾蘭, 瑞士, 瑞典, 葡萄牙, 蒙古, 墨西哥, 德國, 黎巴嫩, 盧森堡, 羅馬尼亞護照人士可逗留不超過九十天; 2. 持有土耳其, 加拿大, 印尼, 印度, 南非, 美國, 泰國, 烏拉圭, 納米比亞, 馬來西亞, 基里巴斯, 智利, 菲律賓, 塞舌爾, 新加坡, 新西蘭, 摩納哥, 澳大利亞, 薩摩亞護照的人士可逗留不超過三十天; 3. 持有“香港永久性居民身份證”、“回港證”之人士;而持有“香港居民身份證”之人士須攜同有效的護照或旅行證件才可入境澳門; 4. 持有有效進出澳門證件之中國籍人士; 5. 持有澳門或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簽發之外交及領事人員證件之人士; 6. 持有外交護照人士; 7. 持有聯合國簽發“Laissez Passer”證件之人士,於執行職務時; 8. 持有葡萄牙當局簽發的旅遊證件之非葡籍人士。 入境簽證可透過中華人民共和國駐外使領館向治安警察局出入境事務廳申請,並應在有效期內使用,否則即告失效。持有人准予在簽證上所註明之期限在澳門逗留。 需要簽證的旅客可在抵達澳門時辦理,但某些國家的旅客須事先獲得入境簽證。 簽證分為個人、家庭和團體三種: 個人:100澳門元,十二歲以下兒童收費減半。 家庭護照:200澳門元。 團體:團體簽證必須由澳門的旅行社申請辦理,人數最少十人,費用每人50澳門元。 上述資訊僅供參考,入境詳情請瀏覽澳門治安警察局相關網頁:http://www.fsm.gov.mo 或致電澳門治安警察局出入境事務廳: (澳門區號) 853-2872 5488,電子郵箱:sminfo@fsm.gov.mo
1. 大三巴牌坊
1. 澳門博物館 澳門博物館在1998年4月18日落成揭幕。博物館位於大炮台上,大炮台於十七世紀初由耶穌會會士興建。當時著名的聖保祿學院 (也稱天主聖母學院) 和聖保祿教堂就建在大炮台附近,聖保祿學院被視為遠東地區的第一所西方大學。 興建澳門博物館旨在保存數個世紀東、西方文化在澳門交匯,並和諧共存的多種面貌:傳統、風俗和文化等。 博物館的藏品並非價值連城,但卻蘊藏豐富的歷史意義和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回憶。通過展品向參觀者展現,在過去數百年當中居住在澳門的不同民族和平共處的生活狀況和歷史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