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天石:中國抗戰對于世界反法西斯戰爭貢獻究竟有多大?
中國抗戰的貢獻
從1937年冬到1940年冬,日本在中國的陸軍,占陸軍總數的78%,最高達94%。中國政府動員了正規軍和游擊隊是500萬人,一般性的戰鬥是38931次,主要的戰役是111次,大的會戰22次,中國的軍隊傷亡了338萬,正面的戰場上國民黨犧牲上將8人,中將41人,少將71人,在正面的戰場上,根據日方的統計,中國的軍隊消滅了日軍133萬,占日軍在二戰中傷亡總數195萬的70%。正面的戰場上共殲滅了日軍少將以上的將領44人。
由于中國戰場的存在,阻礙了日軍北進的計劃,使蘇聯加強了歐洲的戰場的兵力,避免了兩面作戰,蘇聯先後從遠東的地區調集了54萬人、5000門的大炮到歐洲,這對保衛蘇聯的國土和為蘇聯發動最后反攻,起了重要的作用。同時,中國戰場上的存在,也延緩了日軍的南進,為了英、美贏得了時間,為了美軍轟炸了日本提供了機會,阻止了德、日兩軍在印度洋會師方面,有不容抹煞的功績。
斯大林曾說,“只有當日本侵略者被中國困住的時候,我們才可以在德國侵略者一旦進攻我國的時候,避免兩線作戰。”丘吉爾說,“如果日本進取印度洋,會導致我方在中東的全部陣地崩潰。”羅斯福對小羅斯福說:“假如沒有中國,中國被打垮了,你們想,有多少師團的日本兵,可以調到其他的戰場作戰。他們可以馬上打下澳洲,打下印度,並且一直衝向中東,日本和可以德國配合起來,舉行一次大規模的反攻,把俄國完全的隔離,再斬斷地中海的一切的交通線。”
楊天石先生認為,中國戰場的主要作用是打擊日軍、牽制日軍、困住日軍,它使日本侵略者的腳陷在了中國的戰場上,使它沒有辦法和德國人合作進攻蘇聯。這是一方面,但是我們在回顧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歷史的同時,我們不能誇大中國戰場的作用。我有一次在北京接受一位日本記者的採訪,我說,你們日本人給我們中國打敗了。日本記者立即反駁我,他說,楊教授您講得不對,我們日本是被美國打敗的,不是中國打敗的。日本的記者講得不對,我們中國是世界反法西斯的重要成員國,是戰勝國。
我們分析抗日戰爭勝利的原因,分析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的原因,要看到兩個同盟的作用,沒有中華民族的大團結,沒有國共兩黨領導的抗戰統一戰線,中國的抗戰不可能取得勝利。如果沒有國際反法西斯聯盟,沒有美國、蘇聯、英國和世界人民對中國的援助,我們不可能在八年之內取得勝利,我相信我們中國的抗戰,會取得最終的勝利,但是時間會更長,我們所面臨的困難會更多。所以,我們今天紀念抗戰勝利七十周年,一定要了解的中國勝利的原因。有兩個方面的合作起到了極大的作用,即國內的國共合作,與國際上的中、美、蘇、英大合作。
張憲文先生點評時,高度認同楊天石先生“中國抗戰是國際和國內兩個聯盟發揮作用”的觀點:國際上是中美英蘇反法西斯大聯盟,國內是國共兩黨攜手合作的抗戰統一戰線,正是這兩個聯盟同時發揮作用,才贏得了中國抗戰和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全面勝利。
http://dy.163.com/v2/article/detail/CDNRJBJK05159PC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