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0日在得知水下確有兵器出水后,袁庭棟表示,在意料之中,但是不是張獻忠本人所用、是不是張獻忠大戰楊展時掉入彭山江口的,還需要專家進一步論證。“彭山江口歷史上發生過多次水戰,也有可能是其他時候掉進去的。” 在本次水下考古過程中還發現了一根較完整木鞘,裡面裝着多個銀錠,證實了張獻忠曾“木鞘藏銀”的傳說。記者了解到,本次出土的木鞘較為完整,周邊散布着銀錠,木鞘內部也塞滿了銀錠。考古項目領隊劉志岩介紹,這根木鞘是本次考古過程中,首次發現的木鞘。在清代文獻中,就有張獻忠用木鞘藏銀,轉移財寶的說法,這進一步印證了文獻。
此次發掘工作證實了張獻忠“木鞘藏銀”的傳說
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長高大倫20日介紹,本次考古發掘,系四川首次開展水下考古發掘項目,考古工作創新了工作理念,運用了大量的新技術。針對遺址處于岷江河道內的實際情況,通過圍堰解決發掘平台,為今後灘涂考古、淺水埋藏遺址的發掘提供了工作範式和借鑑經驗。
據專家介紹,目前僅是階段性的考古工作,距離發掘結束還有近一個月的時間,專家預判未來的發掘更值得期待。
http://www.guancha.cn/history/2017_03_20_399641_2.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