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瀏覽: 960
  • 回覆: 1
+2
【年羹堯後人攜祖傳寶貝四處逃亡,現突然出現,主動將寶貝上交國家】https://mf.mbd.baidu.com/e5emlkq?f=cp

在清朝康熙末年九龍奪嫡,九個皇子互相爭鬥,都想着坐上那把龍椅。在當時有一個人是他們都想拉攏的,這個人就是年羹堯,年羹堯是個大將軍,打仗特別厲害,誰要是能拉攏到他,那么離皇位就不遠了。

當時年羹堯的妹妹嫁給了四阿哥也就是後來的雍正皇帝,年羹堯自然要幫助雍正了,所以局勢很明顯,四阿哥就是日后的天子。

年羹堯並不是滿族人,他是個漢人,但是他卻能在滿族人的地盤裡闖出一片天,這說明他非常厲害,在雍正中期,年羹堯的能力都能夠左右皇帝的選擇,平定西北靠的也是年羹堯。那這樣一個優秀的人,怎么會滅門呢?

年羹堯後來覺得自己的能力很大,皇帝還要依靠他平定西北,所以為人越來越囂張跋扈,吃穿用度都特別奢侈,引起了皇帝的猜疑,于是被滅門。




雍正皇帝要把他的兒子都流放到偏遠地區,人們都知道,去了那種地方就是死,所以岳鍾舉不忍心年羹堯一輩子戎馬,到最后無兒無女,于是他偷偷把年羹堯最寵愛的兒子年忠還有年羹堯的盔甲帶走了還帶了一些年羹堯平時吃飯用的象牙碗筷,腰帶,佩劍等東西,一路上十分辛苦的逃到甘肅。

他把年忠的名字改為連忠,他們一邊跑一邊做買賣養活自己,一逃就逃了幾百年,三百年后,年羹堯的後人把這些寶物無條件的交給了國家,現在這些東西一直都保存在博物館裡,有很高的歷史價值。




[ 本帖最後由 白雲2014 於 2018-6-8 03:50 PM 編輯 ]



雍正殺年羹堯流放其全家,為何放過他父親
https://m.sohu.com/a/233051157_257814/?pvid=000115_3w_a

清朝一代名將,一生為清朝立下赫赫戰功。他和雍正皇帝,也有着親戚的關係,是雍正皇帝的大舅子,且私交關係也十分不錯。雍正對年羹堯的寵信到了無以復加的地步,年羹堯所受的恩遇之隆,也是古來人臣罕能相匹的。

可是,年羹堯仗着雍正對自己的寵信優渥,志得意滿,進而做出了許多超越本分的事情。再加上他自身本來就才高氣傲,越發的驕縱起來,甚至在暗地裡結黨營私。而雍正也漸漸地對年羹堯所做的事情不滿,但是礙于身份和關係,只能睜一只眼閉一只眼。但年羹堯並沒有收斂,反而更加放肆,這讓雍正更加憤怒,他對年羹堯的不滿公開化了。


雍正三年,年羹堯因為疏忽寫錯字,借題發揮,將年羹堯調職了。這一開始,內外官員更加看清形勢,紛紛揭發年羹堯的罪狀。同年十二月,朝廷給年羹堯開列92款大罪,雍正念其戰功,賜其自盡,並流放其全家。但是,雍正偏偏放過了一個人,對他只是削官,赦免了他的罪。

這個人,就是年羹堯的父親——年遐齡。在康熙朝的時候,年遐齡曾擔任內閣學士兼領禮部侍郎,工部右、工部左、兵部左侍郎兼都察院右副都御史,湖廣巡撫,署理湖廣總督,並且加尚書銜。

而年遐齡這個人,並沒有像他兒子年羹堯一樣,有着功高蓋主的功勳,他為人十分低調,且沉默寡言,為官謹慎。他在地方做官時,勤政愛民,並首創“攤丁入畝”方式,這種稅收制度簡化了稅收和稽徵手續,在一定程度上限制或緩和了土地兼併,也相對減輕了少地農民的負擔。

那雍正為何對他的岳父如此之手軟呢?其實,早在雍正還沒有登基的時候,他的這位岳父便開始為大清也為自己的女婿貢獻力量了,在雍正奪嫡的時候,便是站在他這一方的。年遐齡提出的“攤丁入畝”制度,也是為雍正年間做出了很大的貢獻的,後來因為年羹堯的戰功,雍正封年遐齡一等公,加太傅銜。

所以,到了最后,年羹堯被賜死后,雍正皇帝並沒有遷怒于他這位功不可沒的國丈。在年遐齡病逝的時候,雍正下令,年遐齡的葬禮按照一等公爵的禮節來安葬。

參考文獻:《清史稿》



[按此隱藏 Google 建議的相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