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此打開]
[隱藏]
好心是不會做壞事的, 但結果未料及而變成壞事, 這才有這句出現。
業分身口意, 好心是善意業。好心當會做善行, 但所行的事在後轉成壞的結果, 每個階段的業就要個別地看了。
善意業得善意果; 善行得善果, 事從好轉壞, 要看個別的心的清淨程度有幾多?及在從好轉壞的過程裡, 個人涉及幾多? 另外看結果有沒有影響他人, 影響多少人, 影響的程度有幾多?
若然發出善意業與身口行善的心是有襌定與觀智的, 但業果轉壞, 由於有高階善意業, 果報𡰗算影響多人, 程度又大, 都未必會引來大惡報的; 但若發出善意業與身口行善的心是個有貪瞋痴的人, 業果轉壞, 影響多人, 程度又大, 招引惡報的緣會增大。
又或者善意善行心不淨缺觀智, 貪瞋痴又大, 在業果轉壞時, 懺悔或立即修行, 立即去處理, 那又會影響後續發展。
所以個別事例就要個別去看的, 因緣果報就算證到初果, 都難看清。
好心做, 這就是意業啦, 善業的; 事壞了是無常的, 跟業沒關係, 跟業有關的只有身口意的行為, 而事情的好壞是另一回事。同一件事在不同文化與環境中, 善惡不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