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瀏覽: 88
+14
北京時間10月1日,特斯拉舉辦2022 AI Day活動,CEO埃隆·馬斯克與特斯拉工程師團隊現身會場,帶來了Tesla Bot人形機器人擎天柱(Optimus)原型機全球首秀。馬斯克透露,該機器人產量應該可以達到數百萬臺,預估最終價格將在2萬美元以下,3至5年間即可量產上市。


這是擎天柱(Optimus)第一次在無人操作的情況下自主行走,特斯拉沒有為這款機器人安裝外殼,而是直接將內部構造呈現出來,關節、骨骼、電纜等設備清晰可見。

在特斯拉現場播放的demo視頻中——它能靈活地提起水壺澆花、雙手搬運物料至目標位置、準確定位周圍人員並主動避讓。


可以替代大量體力勞動

“這是我們第一次將特斯拉機器人展示給世人。”馬斯克在現場話音剛落不久,在他背後的背景板徐徐拉開,特斯拉人形機器人擎天柱Optimus緩緩走出,並做了一個舞蹈動作。


馬斯克表示,這是機器人首次在沒有繫繩的情況下運行。據悉,機器人開發人員經常使用繫繩來支撐機器人,因為它們沒有足夠的能力在不摔倒和損壞自己的情況下行走。 “機器人實際上可以做的比我們向您展示的要多得多,我們只是不希望它掉在你臉上。”



特斯拉展示的視頻顯示,目前,擎天柱可以下蹲、拿/搬運箱子、抓取物體,甚至澆花等一系列動作,並且可以部署在特斯拉工廠內進行工作,並能夠對行走的路徑形成記憶。




此外,特斯拉團隊還展示了準備投產使用的擎天柱機器人版本。馬斯克稱,我們的目標是儘快製造出有用的人形機器人。

馬斯克此前曾表示,特斯拉機器人最初的定位是替代人們從事重複枯燥、具有危險性的工作。但遠景目標是讓其服務於千家萬戶,比如做飯、修剪草坪、照顧老人等。目前,工程師正在努力降低擎天柱機器人的功耗和零件數量。




據介紹,擎天柱人形機器人體重為73公斤。此外,特斯拉把汽車的一些技術運用到了擎天柱上,例如電池組、冷卻系統等,還使用與汽車測試類似的技術來進行擎天柱的運動和對外部碰撞模擬。

現場放出的圖片顯示,擎天柱將包含一個2.3千瓦時的電池組,在特斯拉SoC上運行並支持Wi-Fi和LTE連接。另外,據介紹,特斯拉的全自動駕駛系統FSD也將應用在擎天柱身上,機器人將擁有與汽車一樣的視覺感知,使用攝像頭輸入數據,以神經網絡進行計算。



馬斯克在現場表示,特斯拉有信心以較低的成本實現量產,最終產量將達到數百萬臺。據馬斯克預計,擎天柱的售價將不到2萬美元(約合人民幣14萬元)。

不過,科技媒體TechCrunch 9月30日評論稱,除非特斯拉的人工智能團隊讓這款機器人在執行類似人類工作者的任務方面取得了非常快的進展,否則似乎不太可能在明年推出。

加速向人工智能企業轉型

“我們做的工作過去是難以實現的,也是令人難以置信的。”馬斯克在現場感嘆說。此前,在特斯拉股東大會上,馬斯克曾表示,長期來看,特斯拉擎天柱Optimus機器人將比特斯拉的汽車更有價值,將會改變經濟。馬斯克此次再次指出,人形機器人可以降低勞動力成本,為經濟發展增加動力。

中信證券最新研報指出,從新能源汽車到機器人,特斯拉初代產品將樹立標杆,最終打開商業化前景。特斯拉FSD和Dojo項目進展,以及特斯拉機器人的功能展示、價格和量產計劃及訓練方法等值得關注。中信證券預計,特斯拉人工智能核心技術和終端機器人將協同發展,加速特斯拉由新能源車企向人工智能企業轉型。

值得注意的是,8月16日,馬斯克受《中國網信》雜誌的邀約,分享他對科技與人類願景的一些思考,主題為《相信科技創造美好未來》。其中,馬斯克就指出,當有一天解決了汽車的自動駕駛問題(即現實世界的人工智能問題)後,就可以將人工智能技術推廣到人形機器人身上,這將比汽車具有更廣闊的應用前景。

“也許在未來不到十年的時間裡,人們就可以給父母買一個機器人作為生日禮物。未來唯一存在的稀缺,是我們作為人類來創造我們自己。”馬斯克提出,他還歡迎更多志同道合的中國夥伴一起投身於機器人研發等領域的探索。

中國已經出臺多項相關政策促進工業機器人產業健康發展。其中《“十四五”機器人產業發展規劃》提出面向汽車、航空航天、軌道交通、半導體等重點行業,推進焊接機器人、真空機器人、物流機器人、協作機器人、移動操作機器人等工業機器人產品的研製及應用。

民生證券認為,人形機器人核心零部件與現有的工業機器人類似,但使用場景更為複雜,對自由度、動作精度、傳感性能的要求更高。預計人形機器人主要成本構成為:動力系統(能源電池、傳動、減速器、控制器等)佔比約35%;智能AI系統約30%;結構單元(碳纖維等)約20%;其他部分約15%。


#小財嘮嗑#

你將來會考慮購買人形機器人嗎?



原文連結:https://inewsdb.com/其他/擎天柱來了!馬斯克:儘快製造出有用的人形/

inewsdb.com 日日新聞 . 掌握每日新鮮事



inewsdb.com 日日新聞 . 掌握每日新鮮事
[按此隱藏 Google 建議的相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