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披堅甲,一往無前——影馳RTX 4090金屬大師OC
#1
發表於 2022-10-13 14:00
對於當前的PC硬件來說,無光不歡已然成了常態,因此越是高性能的PC硬件,往往越是搭載著炫目、多彩的背光燈條,希望以此來與競品爭奇鬥豔。而影馳旗下的金屬大師系列卻是這之中比較“清流”的存在,它以全金屬外殼特立獨行於GPU市場,不媚俗卻也得到了不少玩家的認可。而隨著NVIDIA公佈全新的GeForce RTX 4090,影馳RTX 4090金屬大師OC也應邀而來,它的精巧與硬派能否讓你為之傾心呢?
改變,不止一點
NVIDIA最新一代RTX 40 GPU的全新架構Ada Lovelace設計為AD102-300不僅帶來了性能上的提升,同時它還有著許多革新之處,比如它採用TSMC 4N工藝,晶體管集成度更高,規模更強;RTX 4090的AD102核心目前擁有98304KB的L2緩存,也就是96MB,相比之前GA102所擁有的6144KB也就是6MB,大約是後者的16倍。
英偉達解釋道,如此巨大的緩存,將為所有GPU相關操作都帶來巨大的收益,尤其是光線追蹤、路徑追蹤等複雜的操作收益最為明顯;Ada架構採用了第三代光線追蹤模塊,具備Opacity Micromap、DMME以及SER等新技術,大幅度提升了光線追蹤計算效率;RTX 40系GPU採用了第四代AI張量核心,支持AV1格式的雙NVENC編碼器;支持全新的DLSS 3技術,在DLSS 2的基礎上增加了Frame Generation幀生成功能,能夠在DLSS 2的基礎上將遊戲幀率再翻倍,並且不影響整體畫質。
這一技術目前只有RTX 40系GPU支持;面向設計師群體的升級:Studio、Racer RTX以及RTX REMIX。也正是由於以上新特性、新功能,NVIDIA GeForce RTX 4090才能在性能表現方面,全面超越RTX 3090 Ti,而影馳RTX 4090金屬大師OC自然也承襲了這些優勢。
冷冽金屬風,硬派味十足
硬派的設計風格是影馳金屬大師系列“深入骨髓”的特點之一,影馳RTX 4090金屬大師OC亦是如此。在外觀結構方面,這款GPU採用全金屬外殼設計,因此將其拿在手上能夠感受到明顯的分量以及冰冰涼的金屬觸感。而在細節部分,影馳RTX 4090金屬大師OC的一體壓鑄鋁合金上蓋引用了宇宙魔方為靈感,因此我們能夠看到它的表面設計了豐富的稜角與凹槽,再搭配多樣的線條以及CNC高光切面、霧面+金屬拉絲等工藝,足以帶來層次分明的視覺感受。同時,全金屬一體式壓鑄的方式加固了影馳RTX 4090金屬大師OC的中框部分,能有效避免PCB板受散熱器重力影響而導致彎曲變形的情況發生。
▲影馳RTX 4090金屬大師OC的正面配備了直徑102mm、厚度20mm的特殊風扇,其具備11片經過空氣動力學測試的靜霜三摺扇葉。
值得一提的是,影馳RTX 4090金屬大師OC還採用了全新一代寒光星δ(德爾塔)散熱系統,從正面我們可以看到,它配備了3個直徑102mm、厚度20mm的特殊風扇。而該風扇具備11片經過空氣動力學測試的靜霜三摺扇葉,能夠為顯卡帶來更強烈的風壓,讓內部熱量快速逸散。同時,它還支持智能啟停,在日常使用時能夠控制噪音,從而不易影響到他人作息。另外,寒光星δ(德爾塔)散熱系統還擁有4根8mm及4根6mm的鍍鎳複合熱管,再加上大面積高效能均熱板以及散熱鰭片,使得顯卡內部的導熱速度將得到進一步強化。
▲背部選用了一塊兩側具備磨砂效果、中間採用拉絲工藝的金屬堅固背板,設計感十足。同時,背板的尾部採用對稱的鏤空設計,能夠加速顯卡內部的熱量導出。
▲影馳RTX 4090金屬大師OC的包裝內搭配了對應的支架,方便用戶對其進行安裝。
▲包裝內還提供了一條4個8Pin轉16Pin的電源轉接線,以方便非ATX 3.0標準電源的用戶平滑過度。
將其翻過身來,我們可以發現影馳RTX 4090金屬大師OC的背部選用了一塊兩側具備磨砂效果、中間採用拉絲工藝的金屬堅固背板。銀色的金屬堅固背板不僅設計感強烈,同時也能固定PCB板,防止PCB板在運輸、日常使用過程中出現損傷、彎曲風險,提升產品的耐用性。另外,金屬堅固背板的尾部還採用了對稱的貫穿開孔設計,可進一步增強散熱結構的功效,輔助導出GPU內部的廢熱。就外觀整體而言,即便是沒有背光效果,採用全金屬外殼設計的影馳RTX 4090金屬大師OC依然能夠憑藉純粹的金屬質地為用戶帶來獨屬的低調及高級感,特別是對於那些不喜好背光的用戶來說,這樣的外觀設計會是你的菜。
▲影馳RTX 4090金屬大師OC的頂部設計了16Pin供電接口
▲輸出接口採用3個DP 1.4a+1個HDMI 2.1的經典搭配
核心展示
除了在外觀方面擁有不錯的設計感之外,影馳RTX 4090金屬大師OC的內部設計同樣值得我們探究。通過拆解之後,我們可以看到PCB板上吸引眼球的AD102-300核心、GDDR6X顯存芯片。此外,影馳RTX 4090金屬大師OC還擁有出色的散熱結構,並且在電路設計、PCB板上有著精緻的做工和不錯的用料——除了做工紮實、用料充足的14層高規格PCB之外,它的供電方面還採用了18+4相數字供電設計。
▲寒光星δ(德爾塔)散熱系統還擁有4根8mm及4根6mm的鍍鎳複合熱管,再加上大面積高效能均熱板以及散熱鰭片,能更好地壓制機身內部的熱量。
▲PCB板採用14層高規格設計,同時其配備了18+4相數字供電設計。
而超越公版供電配置足以確保GPU運行的穩定性,再搭配寒光星δ(德爾塔)散熱系統為其帶來“發揮空間”,也使得影馳可以為其帶來更高的Boost頻率。而從GPU-Z上我們也能看見,影馳RTX 4090金屬大師OC將Boost頻率設置到了2565MHz,這個數值比NVIDIA指導建議的Boost頻率高出45MHz。那麼,這樣的頻率提升,輻射到具備的測試上時,又會有怎樣的提升空間呢?
▲影馳RTX 4090金屬大師OC搭載了AD102-300核心,其默認Boost頻率為2565MHz。
▲顯存方面選用了美光2GB GDDR6X顯存芯片,PCB板上一共配備了12顆,共計24GB。
▲影馳RTX 4090金屬大師OC在默認狀態下的GPU-Z截圖
測試平臺
GPU NVIDIA GeForce RTX 3090 Ti FE、影馳RTX 4090金屬大師OC
CPU AMD Ryzen 9 7950X
主板 AMD X670
內存 芝奇皇家戰戟DDR5 6000 16GB×4
SSD 三星980Pro 2TB PCIe SSD
顯示器 戴爾UP3218K(7680×4320@60Hz)
電源 海韻PX-1600(額定1600W)
▲在評測影馳RTX 4090金屬大師OC,我們為其搭配了海韻PX-1600電源,其額定電壓為1600W,遠超NVIDIA GeForce RTX 4090 FE的需要,同時它支持PCIe 5.0規範。
遊戲性能實測
在對比我們之前測試過的RTX 4090 FE時,雖然影馳RTX 4090金屬大師OC的核心Boost頻率提升幅度並不算大,但在3DMark顯卡理論性能測試中,其成績也確實比NVIDIA GeForce RTX 4090 FE(下文簡稱RTX 4090 FE)更加出彩,例如在3DMark Port Royal這一測試場景中,影馳RTX 4090金屬大師OC的顯卡分數為25736分,而RTX 4090 FE的得分為24498分,前者領先約5%,提升幅度還是比較明顯的。同時,在其他項目中,影馳RTX 4090金屬大師OC也是均有領先,表現搶眼。
而從上圖數據中,對比NVIDIA GeForce RTX 3090 Ti FE(下文簡稱RTX 3090 Ti FE)時,這個差距更為明顯,影馳RTX 4090金屬大師OC在3DMark Port Royal項目中更是領先高達75%。事實上,TSMC 4N工藝的使用使得RTX 4090 FE的頻率得到了躍進式的提升,影馳RTX 4090金屬大師OC更是在此基礎之上得到了進一步擢升,對比RTX 3090 Ti FE的1860MHz,說是“涇渭分明”也絲毫無過,所以影馳RTX 4090金屬大師OC在3DMark理論測試成績上有著如此優異的表現合乎我們的預期。
光追遊戲性能測試
在完成3DMark理論測試之後,我們在稍作休息之後便開啟3DMark DLSS性能測試。根據測試成績,我們可以發現,在DLSS 2中,無論是8K分辨率下、還是4K分辨率下,影馳RTX 4090金屬大師OC對比RTX 3090 Ti都有50%以上的幀率提升,並且在對比之前測試過的RTX 4090 FE時,也有小幅度領先。
隨後,我們通過《刺客信條:英靈殿》《賽博朋克2077》《無主之地3》等遊戲重點考察了影馳RTX 4090金屬大師OC在4K分辨率下、8K分辨率下的遊戲性能,並且對支持光追與DLSS 功能的遊戲進行了深度測試。從測試結果來看,這款來自影馳金屬大師的非公版RTX 4090仍然能夠全面領且大幅度地領先RTX 3090 Ti FE,例如在最高畫質下,影馳RTX 4090金屬大師OC運行《無主之地3》《刺客信條:英靈殿》,在4K分辨率下分別得到了124fps、107fps,對比RTX 3090 Ti FE的83fps、81fps,提升了49%與32%,效果顯著。
不僅如此,在其他幾款光追遊戲中,影馳RTX 4090金屬大師OC的性能也在不同程度上領先RTX 3090 Ti FE。綜合影馳RTX 4090金屬大師OC的測試成績來看,玩家完全可以利用這款GPU以及DLSS功能,在4K分辨率下得到超過遠超60fps這一絕對流暢幀率的能力。如果想要體驗絲滑的8K遊戲,將DLSS設為超性能模式之後,影馳RTX 4090金屬大師OC也不是不可!
獨此一家,DLSS 3讓遊戲更“絲滑”!
DLSS 3不但擁有了更強大的畫面處理能力,還能夠生成全新的幀以及帶來延遲的降低,對於遊戲玩家而言,無疑是一大利好,因此它也是我們此次測試的重點之一。在3DMark DLSS性能測試項目中,我們可以發現,當我們開啟DLSS 3之後影馳RTX 4090金屬大師OC的測試成績得到顯著提升比如同在4K分辨率這個標準下,DLSS 2中開啟DLSS QUALITY(質量)時僅有97fps,而在DLSS 3中開啟DLSS QUALITY時卻能夠得到129fps,成績提升幅度高達33%;要是對比RTX 3090 Ti在DLSS 2中開啟DLSS QUALITY時得到的57fps,影馳RTX 4090金屬大師OC的幀率表現不止是翻倍而已。
DLSS 3不但擁有了更強大的畫面處理能力,還能夠生成全新的幀以及帶來延遲的降低,對於遊戲玩家而言,無疑是一大利好,因此它也是我們此次測試的重點之一。在3DMark DLSS性能測試項目中,我們可以發現,當我們開啟DLSS 3之後影馳RTX 4090金屬大師OC的測試成績得到顯著提升比如同在4K分辨率這個標準下,DLSS 2中開啟DLSS QUALITY(質量)時僅有97fps,而在DLSS 3中開啟DLSS QUALITY時卻能夠得到129fps,成績提升幅度高達33%;要是對比RTX 3090 Ti在DLSS 2中開啟DLSS QUALITY時得到的57fps,影馳RTX 4090金屬大師OC的幀率表現不止是翻倍而已。
另外,我們還挑選了六款支持DLSS 3的光追遊戲Beta版或演示Demo對影馳RTX 4090金屬大師OC進行了DLSS 3性能的相關測試。從《賽博朋克2077》Beta測試版中,我們可以發現,在3DMark的DLSS性能測試中大放異彩的影馳RTX 4090金屬大師OC,同樣把它的優勢保持到了該遊戲之中——4K分辨率下開啟DLSS 3(性能模式)之後,相比關閉DLSS幀率提升程度達到了300%以上,開啟DLSS 2(性能模式)相對於關閉DLSS的情況則約為200%的程度。
另外,如果用影馳RTX 4090金屬大師OC開啟DLSS 3(性能模式)之後的幀率成績,對比RTX 3090 FE開啟DLSS 2(性能模式)之後的幀率成績,差距則更為巨大,前者達到了140fps,後者僅為65fps,其幀率提升幅度高達115%。此外,DLSS 3還自動開啟了Reflex,有助於遊戲系統延遲的降低,從我們的測試結果來看,在4K分辨率下,延遲下降幅度超過了50%,這對於狠抓專業性的遊戲迷來說,無疑是一劑“猛藥”。
值得說明的是,從我們用於檢測的遊戲截圖來看,在4K分辨率+DLSS性能模式的設置下,無論是DLSS 2還是DLSS 3,最終呈現的遊戲畫面相對於原生畫質幾乎看不出損失,與原生畫質相差不大。對比DLSS 3和DLSS 2的性能模式,也可以看出二者基本沒有差別,甚至DLSS 3模式下的畫質還略微清晰一些。在8K+DLSS超級性能模式設置下也基本一樣,不過這時DLSS 2和DLSS 3的遊戲畫面在放大到200%之後能看出一些輕微的細節損失,不過在100%遊戲畫面下,三張圖片仍然看不出明顯差別。這足以說明DLSS 3對遊戲畫質的影響幾乎可以忽略不計,至少多絕大多數玩家來說,完全不用擔心開啟DLSS 3之後在遊戲中看到明顯的畫質損失。也就是說,DLSS 3這一RTX 40系GPU獨享的功能也無疑是拯救玩家遊戲幀率的超級利刃。
▲在4K分辨率下開啟DLSS 3 性能模式(圖左)之後,相比原生畫質(圖中)和DLSS 2(圖右)你甚至不會感覺到任何差異,畫質沒有任何差別。
▲《賽博朋克2077》DLSS OFF/2/3畫質比較
▲《逆水寒》全景光追Demo DLSS OFF/2/3畫質比較
爆炸式提升,加速創意製作
16384個CUDA核心、763億晶體管、128個光追核心、512個AI張量核心......這些誇張的配置讓RTX 4090 FE的性能得到爆炸式增長。僅僅是高達82.58TFlops的FP16及FP32計算能力,就已經達到了RTX 3090 Ti FE的兩倍。也正是得益於頂尖的GPU性能以及多達24GB的顯存容量,內容創作也是影馳RTX 4090金屬大師OC非常擅長的領域,所以我們也在本次測試中考察了它的內容創作性能。從我們的測試成績來看,影馳RTX 4090金屬大師OC的內容創作效率非常搶眼。例如,在Blender Open Data測試中,影馳RTX 4090金屬大師OC分別在Monster、Junkshop、classroom三個測試場景中得到了6405、2967、2991的成績,而RTX 3090 Ti FE在這對應的三項測試裡僅得到了3149、1800、1537分,這也足以看出前者的強悍之處。同時,在其他創意設計軟件中,它也一樣有著RTX 3090 Ti FE無可比擬的性能表現。
散熱性能及功耗測試
頻率的大幅度提升往往需要更多的功耗,帶來更多的廢熱,因此GPU的穩定性與功耗情況也是我們非常在意的一個環節,那麼影馳RTX 4090金屬大師OC在這部分的性能表現到底如何呢?前面我們通過拆解之後可以發現,這款GPU的散熱結構優異,並且內部用料也頗為豪華。事實也確實如此,在默認情況下,當我們烤機30分鐘之後,這款GPU的溫度也僅為65℃,GPU功耗為468W、平臺總功耗為661W。另外,即便是在烤機過程中,影馳RTX 4090金屬大師OC的散熱風扇也並沒有過速轉動,其噪音細不可聞。也就是說,它完全可以在壓制住其內部熱量的同時,帶來比較安靜的遊戲體驗。
超頻性能測試
在超頻測試環節,我們通過魔盤Xtreme Tuner軟件對影馳RTX 4090金屬大師OC進行超頻。雖然這款產品已經進行過預超頻處理,但在我們的努力下,它最終可以將GPU Boost頻率提升至2860MHz,並將其風扇轉速手動調整至100%。需要說明的是,此時的風扇噪音非常巨大,因此如果不是極限測試,我們不建議大家調整風扇轉速調整到100%。
在這樣的情況下,我們順利完成了3DMark Fire Strike Ultra場景測試,並且其顯卡分數提升至26326分,相比超頻前提升5.6%。此後,我們對其進行了Furmark烤機測試——在保持超頻狀態、風扇轉速100%下,其GPU溫度反而有所降低,僅為51℃,GPU功耗為490W,平臺總功耗為694W。所以我們建議入手這款顯卡的玩家為它搭配額定功率為850W以上的電源,如果囊中寬裕,最好配備1000W的高品質電源。
小結
“低調且不失內涵”,影馳RTX 4090金屬大師OC給我的感覺便是如此。確實,這款GPU的外觀設計並沒有選用目前流行的背光設計,但全金屬的外殼以及恰到好處的製作工藝仍舊讓其高級感洋溢於外殼之上,讓其得以比肩一眾手持“幻光利刃”的對手。何況,它還搭載了AD102-300,擁有高達2565MHz的Boost頻率,再加上24GB GDDR6X顯存的助力,讓這款GPU得以駕輕就熟地應對大型創作場景和8K遊戲的需求,並且其實際綜合性能釋放完全將RTX 3090 Ti顯卡遠遠拋在身後。因此我們認為,無論你是資深發燒友,還是想要提高工作效率的內容創作者,這款新晉旗艦,值得擁有。
原文連結:https://inewsdb.com/其他/身披堅甲,一往無前-影馳rtx-4090金屬大師oc/
inewsdb.com 日日新聞 . 掌握每日新鮮事
inewsdb.com 日日新聞 . 掌握每日新鮮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