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瀏覽: 7,241
受訪專家: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旅遊科學學院教授 谷慧敏

環球時報健康客戶端記者 高嘉悅

沉寂已久的旅遊業迎來複蘇的信號。11月15日,中國文化和旅遊部發布《關於進一步優化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科學精準做好文化和旅遊行業防控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指出,根據最新風險區劃定管理辦法,跨省旅遊經營活動不再與風險區實施聯動管理,跨省遊客憑48小時內核酸檢測陰性證明就能乘坐跨省交通工具。這一利好直接刺激了國內旅遊市場,旅遊平臺數據顯示,跨省遊搜索量隨之飛速上漲,有的跟團遊搜索量一度暴漲6倍,長白山、三亞等可以“北上滑雪、南下避寒”的城市成為熱門目的地。


據悉,全國跨省旅遊“熔斷”機制於2021年8月開始實施,要求劃為中高風險的地區,立即暫停旅行社及在線旅遊企業經營進出該地的跨省團隊旅遊及“機票+酒店”業務。待該省域內中高風險地區清零後,再行恢復跨省旅遊經營。今年5月,“熔斷”機制從以省為單位,調整為以縣市區為單位,縮小了“熔斷”範圍。而此次發佈的《通知》規定,跨省遊將不再與風險區掛鉤,意味著此前實行的跨省旅遊“熔斷”機制取消。

不過,跨省遊真的可以說走就走了嗎?“熔斷”取消是否意味著旅遊市場徹底放開?

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旅遊科學學院教授谷慧敏對“環球時報健康客戶端”記者說,此前規定不能組織去有風險區的地方旅遊,現在放寬了對旅遊目的地的限制,使得旅遊活動能夠比較廣泛的重新啟動,促進了旅遊業的有序恢復。但《通知》中也列出了一些限定條件,如“按照面向跨省流動人員開展‘落地檢’要求,積極引導遊客主動進行核酸檢測”;明確了繼續暫停旅行社和在線旅遊企業經營出入境團隊旅遊及“機票+酒店”業務;暫不恢復陸地邊境口岸城市團隊旅遊業務;進入景區和入住飯店人員要查驗健康碼和72小時內核酸檢測陰性證明等。這說明,對跨省旅遊的限制比以前寬鬆了,但不代表沒有限制,也並沒有完全放開,而是處於循序漸進放開的階段。跨省旅遊者還是要關注各地的防控政策、相應的旅遊產品仍要等待各地文旅部門的具體政策要求出臺後才可確定。

對於防控政策,接踵而至的利好信息增強了人們對行業恢復信心的同時,也讓大家對元旦和春節假期出行有了新的期待。谷慧敏預測,探親市場勢必會恢復的快一些。個人出遊在逐漸放開,但“組團遊”還是要慎重且謹慎地緩慢啟動。


跨省遊如何保障出行安全?谷慧敏認為以下三點需要注意:

目的地選擇很關鍵。首先是要了解出發地和目的地當地的政策,如是否需提前預約以及核酸檢測要求。可選擇人流量少一點、偏遠一些的地區。

選擇高品質出遊。回顧以往旅行團導致的疫情傳播案例發現,出遊過程中的疫情防控非常關鍵。選擇高品質的交通工具、景區、酒店、餐廳等會減少很多風險。

推薦點對點跨省遊。不建議一次性跨多省旅遊,推薦點對點出行,移動少、停留時間長,減少傳播風險且遊玩的會更加深入。▲

責編:潘子虎

主編:丁文君



原文連結:https://inewsdb.com/其他/明確了!跨省遊不再關聯風險區,今年能否回家過/

inewsdb.com 日日新聞 . 掌握每日新鮮事



inewsdb.com 日日新聞 . 掌握每日新鮮事
[按此隱藏 Google 建議的相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