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有個小縣,旅遊名氣不大卻是安徽首個國際慢城,徽文化無處不在
#1
發表於 2022-12-2 15:35
你知道嗎?在安徽宣城有一個榮獲國際慢城的縣城,這就是以“旌表賢能,彰揚禮德”命名的旌德。聽起來旌德的旅遊名氣不大但它卻是安徽第一個獲此殊榮的城市,可見並不一般。
在欣賞旌德景點之前,不妨先來看看它的過往。旌德在唐寶應二年開始建縣,此後的歷朝歷代均隸屬於寧國府和寧國路,雖不算享譽四方,但因物產富饒自古以來也算是富庶之地。
除了歷史悠久之外,旌德自古以來也出名人,活字印刷術改進者王禎、中國第一個紅色縣長譚梓生、數學泰斗江澤涵、文壇巨匠周而復等均來自於旌德;科舉年代這裡也是人才輩出,僅旌德的江村就出過126名進士和舉人。
旌德的底蘊也非常深厚,這裡是徽文化的重要發祥地之一,江村的《濟陽江氏金鰲派宗譜》和曲阜“孔氏家譜”、前清皇氏“愛新覺羅家譜”並稱中國三大源流考宗譜;江村和旌德文廟是旌德境內等級最高的古蹟,入選全國重點文保單位;境內的徽派古村落更是數不勝數,其中朱旺村是“井水不犯河水”諺語的發源地、譽為“小杭州”的江村等,都是來旌德領略徽文化的絕佳之地。
旌德旅行第一站:江村
言歸正傳,我們來聊聊江村的旅遊,江村的第一站我們從最著名的江村說起。江村自隋末唐初建村距今有著1300多年,歷來這裡都是富甲一方,尤其是到了明清人口更是超八萬,成為名副其實的“小杭州”。
江村雖然旅遊名氣不大,但是卻保留著一眾古樸的建築,尤其是始建於明代兩次重建的江氏宗祠更是看點豐富,精美的磚雕、木雕、石雕更是展示了徽派建築中三雕工藝。
更為古老的建築是村中心的父子進士牌坊,是明代皇帝為了表彰江氏第48代江漢和第49代江文敏父子進士而立的牌坊。
兩座牌坊南北對峙,整體使用清一色的細花崗岩石雕鑿而成,牌坊上的鰲魚、雙鳳、麒麟、獅子等石雕工藝極其精湛。
江村其他旅遊看點:煙火氣息十足的江村老街、始挖於明代的聚秀湖、記錄著中國著名數學家童年生活的江澤涵故居等。
旌德旅行第二站:諺語故里-朱旺村
旌德的古村可不少,其中朱旺村憑藉著一句諺語成功出圈,這裡是“井水不犯河水”發源地。朱旺村的規模不大,但是這口古井非常有意思。
除了古井外,朱旺村的古橋也非常多,旅行其中處處皆可看到古橋,曾經這裡藏著十三座橋樑,加上九口井,形成了“九井十三橋”獨樹一幟的景緻。
和不少徽州古村一樣,朱旺村同樣藏著數量眾多的古民居,據統計村內如今依然保留著47棟明清時期古民居。
比較出名的有紹興堂、五子登科樓、垂裕堂、朱旺官廳等,它們都展示了徽派建築中的白牆黑瓦、馬頭牆、木雕、磚雕、石雕等建築特色。
最後補充一個冷知識,相傳它還是宋代理學大家朱熹後裔的居住地。
旌德旅行第三站:旌歙古道
因地處山區,旌德古時候的交通大都通過修築山道通行。著名的旌歙古道就其中比較重要的一條,旌歙古道作為古驛道它肩負著傳達命令、官府文書、和運送物資等作用。
和曾經肩負著重要職責相比,如今的古道遊客稀少,偶爾有人文旅行或者戶外徒步愛好者光顧停留片刻。
不過好在古道沿途依然保留著一些古遺存記錄著它曾經輝煌的歲月,五里洞中的石碑記錄著明清時期古道依然承擔著重任;我們也可以暢想著曾經往來的官員,使者,百姓在洞內歇腳、避雨的場景。
旌歙古道其他旅遊看點:如來柱、靠壁洞、天竺庵遺址、旺子洞、天星洞等。
可以說遊客不多的旌德,其實藏著不少讓我驚豔的景點和古蹟,它們都詮釋了旌德作為徽文化代表之一的魅力。(作者:馬且停,人生在於行走,旅途需要記錄!)
原文連結:https://inewsdb.com/其他/安徽有個小縣,旅遊名氣不大卻是安徽首個國際慢/
inewsdb.com 日日新聞 . 掌握每日新鮮事
inewsdb.com 日日新聞 . 掌握每日新鮮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