銳評 | 大神離開,Meta成馬克·扎克伯格一言堂
#1
發表於 2022-12-27 03:08
VRAR星球
近日,全球VR行業發生了一件大事,那就是Meta VR執行顧問約翰·卡馬克宣佈離開Meta,結束自己在Meta的VR硬件諮詢工作。
對於約翰·卡馬克的離開,Meta首席技術官安德魯·博斯沃思表示約翰·卡馬克的離開是"無奈"的,也是Meta"真正的損失",他對我們的工作及整個行業產生了無以言表的影響。
那麼約翰·卡馬克是一個什麼樣的人,他為何離開了?本期的銳評將為你進行揭祕。
傳奇大神
約翰·卡馬克在大學時,編程方面幾乎無師自通,他編寫的一些小遊戲就被不少軟件公司買走,他本人也成為了幾家軟件公司的兼職程序員,並逐漸在遊戲軟件領域小有名氣。
1990年,約翰·卡馬克開發出了一種名為EGA(增強型圖形適配器,3D圖形加速卡的雛形)的PC顯示技術,這是一種16色的顯示模式。之後,他又設計出屏幕刷新技術以提高遊戲圖形顯示的速度。
1991年,約翰·卡馬克他決定自己創業,與他人共同創辦了ID Software遊戲公司,兩年後,他與另一個遊戲軟件天才約翰·羅梅洛共同開發出了全球首款3D射擊遊戲《德軍總部3D》,這款3D遊戲採用了他獨創的3D遊戲引擎。
除了3D方面的成就外,約翰·卡馬克還為遊戲業帶來了許多其它的技術革新,例如網絡代碼中的客戶端偵測、多重紋理、便於修改和可擴展的遊戲代碼、遊戲內部的命令行指令。
2013年,約翰·卡馬克加入VR開發商Oculus擔任CTO。約翰·卡馬克在Oculus工作期間,幫助公司率先推出了早期的無束縛頭戴設備。此後,Oculus被Facebook收購,後來該公司改名為Meta,約翰·卡馬克不負眾望,做出了很多成績。他帶領團隊先後開發出Oculus Go和Oculus Quest,Oculus Quest首次將裸手交互引入VR頭顯中。
到2019年,約翰·卡馬克從正式CTO變為諮詢CTO。這一舉動與他的工作相吻合,他說這是一個「可能的、極具價值的領域,而且 (他) 在其中產生影響的機會不可忽視」。
從約翰·卡馬克的經歷看,說他是傳奇大神也不為過。難怪Meta首席技術官安德魯·博斯沃思給了他很高的評價:
“他是一個可靠的,且有偉大想法的人,一直在努力推動做正確的事情,始終著眼於實現價值。要說他能提供什麼價值?他不必在這等著,也不需要變得更好,他可以只用自己擁有的一切就能讓事物發揮作用。”
離職之謎
至於約翰·卡馬克為何要離職,他本人在公開信裡面進行了說明,他對於Meta的低效進行了嚴厲控訴,表示自己「被冒犯了」,並將其與只能達到可憐的5%利用率的GPU進行了比較。「我們擁有大量的人力和資源,但我們不斷地自我破壞、浪費人力物力。這件事情沒有辦法粉飾,」他寫道。「我認為我們公司的運作效率只能達到我預期的一半。」
此外,在公開信裡,約翰·卡馬克透露影響Meta的整體方向是一場「鬥爭」,他「厭倦了這場鬥爭」。儘管卡馬克擁有高級「諮詢CTO/執行顧問」頭銜,但他抱怨說,他「顯然沒有足夠的說服力」來改善Meta的VR工作。
一方面是公司效率低下,另一方面是約翰·卡馬克在公司的鬥爭中失利。至於像約翰·卡馬克這位在公司權力很大的人是跟誰鬥爭,有媒體透露是Meta的首席執行官兼創始人馬克·扎克伯格。媒體透露約翰·卡馬克與馬克·扎克伯格在戰略方面存在分歧。
早在2021年底,當馬克·扎克伯格宣佈Facebook 更名為 Meta 並完全轉向元宇宙概念時,約翰·卡馬克就發出了一些警告。他說,我們應該警惕「架構宇航員」(暗指馬克·扎克伯格),他們只是做了一些很高級的揮手動作,而不是構建現實世界的客戶認為有用的可行產品。
看到這,你應該明白了,那就是作為打工仔的約翰·卡馬克跟他的老闆馬克·扎克伯格有理念衝突,約翰·卡馬克覺得這活他幹不下去,怒而離職了。在現實世界,打工人跟老闆意見不合,往往走的是打工人,老闆依舊在公司待著,所謂鐵打的老闆,流水的打工人,順老闆者留,逆老闆者走。
離職者們
除了約翰·卡馬克之外,在Meta內部由於跟馬克·扎克伯格有理念衝突,而離職的高管很多。
Instagram的聯合創始人因為不同意馬克·扎克伯格為廣告目的分享位置數據的努力而離開公司。WhatsApp的聯合創始人與馬克·扎克伯格就用戶數據隱私問題留下了衝突,不得不離職;Oculus VR的聯合創始人就虛擬現實頭顯的未來與馬克·扎克伯格發生了分歧。
Meta公司的“二號人物”雪莉·桑德伯格的離職,據傳也是跟馬克·扎克伯格理念不和有關。有媒體稱在內容審核方面,雪莉·桑德伯格支持更嚴格的內容審核,而馬克·扎克伯格則主張該平臺不應該成為“真相的仲裁者”。打工人的雪莉·桑德伯格“胳膊扭不過大腿”,只能離開Meta了。
從約翰·卡馬克、雪莉·桑德伯格等一批跟馬克·扎克伯格不和的高管離職的情況看,Meta已經成為了馬克·扎克伯格一人說了算的公司。
萬人之上
在Facebook(Meta前身)提交的SEC文件提到,馬克·扎克伯格擁有Facebook的28.4%股權,是最大的單一股東,他曾在2009年時通過雙類股權結構擴大了投票權。根據招股書,馬克·扎克伯格所持股份投票權比普通股高10倍。
正是通過以上手段,馬克·扎克伯格擁有了56.9%的投票權,這意味著他將有能力控制股東選舉的結果,包括了公司董事會成員選舉和公司重大策略決定,比如任命自己的繼任者等。
毫無疑問馬克·扎克伯格作為Meta公司的聯合創始人與首席執行官已經無人能夠挑戰他的權威與違抗他的意願。
曾經在股東大會上,股東們提出了八項不同的提案,其中許多提案旨在限制首席執行官馬克·扎克伯格的權力,其中有兩個提案引人注意:一項提案概述了投票結構的變化,以限制擁有額外投票權的特殊類別股票,這些股票大部分由馬克·扎克伯格持有;另一項提議則建議免去馬克·扎克伯格的董事長職務,結果都被馬克·扎克伯格給否決了。
就連股東們都對馬克·扎克伯格無可奈何,更何況是約翰·卡馬克、雪莉·桑德伯格等打工人呢?根據Meta今年9月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提交的文件,Meta的員工人數超過87000人,換句話說馬克·扎克伯格已經是萬人之上呢。
經濟不景氣,加上裁員潮來臨,Meta已經裁員1.1萬人,為了保住自己的工作,Meta的員工只能對馬克·扎克伯格的聽之任之,甚至溜鬚拍馬了。
根據美國生活雜誌《名利場》透露,馬克·扎克伯格周圍都是馬屁精,只是一味地迎合扎克伯格一意孤行的決斷。
這本生活雜誌引述一位前Meta高管稱:“現在的問題是,馬克·扎克伯格身邊都是馬屁精。出於某種原因,他對元宇宙的美好未來願景已經是深陷其中,無法自拔。在以前,還有有人可以就公司的發展方向向馬克·扎克伯格說理,但現在已經不是這樣了,他身邊都是馬屁精……我認識他接近二十年了,我以前從未見過他這樣。”
一些Meta員工還嘲諷公司一些元宇宙項目為“Make Mark Happy(讓馬克開心)”項目。還有一位員工則寫道,“我以為這是一家數據驅動的公司,但實際上這是又一個人的直覺和情緒驅動。沒有人能推翻他(馬克·扎克伯格)的決定。”
寫在最後
2021年10月28日,馬克·扎克伯格宣佈Facebook公司更名為Meta公司,聚焦元宇宙業務,不過Meta的股價、營收則是雙雙下滑,元宇宙業務沒有起色,讓馬克·扎克伯格很頭疼。
根據Meta公佈的今年第三季度財報顯示,該公司營收下降4%至277.14億美元,連續2個季度出現營收同比下滑,這在公司歷史上是第一次。另外,Meta第三季度的淨利潤為43.94億美元,同比大幅下降52%,連續4個季度下降。
第三季度,Meta元宇宙部門仍未實現盈利,實現營收2.85億美元,同比下降48.9%,虧損額達36.72億美元。而在今年第一、二季度,該部門分別虧損29.6億美元、28.02億美元,今年以來已累計虧損金額已達到94億美元,而2021年的虧損額更是超100億美元。如果算上2019年,馬克·扎克伯格在元宇宙上的總投入接近300億美元。
Meta的糟糕表現,讓股東與投資人坐不住了,他們要求馬克·扎克伯格削減在元宇宙上的投入,並進行裁員。當Meta裁員、馬克·扎克伯格離職的消息傳出,Meta的股價短線拉昇,可見他們多麼想代表Meta讓馬克·扎克伯格下臺。
然而,馬克·扎克伯格擁有了56.9%的投票權,足以推翻股東與投資者們任何對自己不利的決定,約翰·卡馬克作為打工人可以因為不滿,辭職一走了之,而股東與投資者們雖然可以用腳投票,但是萬一馬克·扎克伯格的元宇宙業務後來成功了呢?堅持下去能夠獲得更高的回報呢?這也許就是股東與投資者們糾結的地方,畢竟Meta成扎克伯格一言堂,公司方向調整也快。
文/多弗朗明哥
原文連結:https://inewsdb.com/其他/銳評-大神離開,meta成馬克·扎克伯格一言堂/
inewsdb.com 日日新聞 . 掌握每日新鮮事
inewsdb.com 日日新聞 . 掌握每日新鮮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