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瀏覽: 64
作為當世最受矚目的兩大功夫巨星,成龍和李連杰多年來一直是觀眾互相對比的對象,討論他們誰更能打,誰的電影更好看,誰的歷史地位更高,等等。

也是在如此的萬眾期待之下,才有了2008年成龍李連杰雙星合作的《功夫之王》,成就了兩大功夫巨星的第一次銀幕對決。


其實,作為最頂級的電影明星,成龍和李連杰更多的是電影票房上的競爭。

最早在1982年,成龍和李連杰迎來了第一次電影票房上的正面交手。

當時,成龍和李連杰還不認識,但互相已經知道了對方的存在。隨著電影的上映,兩位世紀巨星的故事,也漸漸展開。


1982年1月21日,成龍的《龍少爺》和李連杰的《少林寺》在香港同日首映;最終上映24天的《龍少爺》取得1793萬港元的票房,拿下香港年度票房亞軍;上映42天的《少林寺》取得1615萬港元的票房,拿下年度票房第4名。


那年的的除夕是1月24日,而香港新藝城的《最佳拍檔》搶在1月16日上映,最終取得2603萬的破紀錄票房,成為賀歲檔的最大贏家。


那時候的香港影壇,一部電影很少能在全港同步上映的,因為大的電影公司背後都有各自的院線,他們的院線只會放自己的電影,特別是賀歲檔這樣的黃金檔期。只有那些中小型電影公司,沒有自己獨立的院線,只能選擇投靠別家的院線或者在一些中立的零星影院上映。


《龍少爺》背後有嘉禾院線,《最佳拍檔》背後有金公主院線,《十八般武藝》背後有邵氏院線,而《少林寺》背後有什麼呢?

《少林寺》由香港中原電影製片公司出品,導演是張鑫炎,雖然包括李連杰在內的所有主演都是內地人,但本質上它是一部港片。


中原電影是一家新成立的電影公司,由長城和新聯公司合組,有強大的製作和發行實力。可是,那個年代在香港影壇爭霸的是邵氏、嘉禾和新藝城這些公司,中原電影有些邊緣化。

所以,沒有專屬院線依靠的《少林寺》,當時在香港上映的排片是有些吃虧的,最後長線放映也比《龍少爺》少了一百多萬的票房。

可是中原電影背後有銀都機構這個電影大國企,可以讓《少林寺》在內地發行上映。最終《少林寺》在大陸公映,超長放映了十幾個月,創造了過億人民幣的票房奇蹟。

就算成龍的《龍少爺》有臺灣省和東南亞市場,但總體票房體量還是沒有《少林寺》驚艷。

所以,《龍少爺》和李連杰的票房大戰,在香港是成龍小勝,但整體上是《少林寺》贏了。


成龍是憑藉1978年的《蛇形刁手》和《醉拳》成名的,《少林寺》是1979年開始拍的;當時,大陸已經有了最早的盜版錄像帶,所以李連杰早早就知道了成龍的存在。


李連杰因為少年時期就多次陪同國家領導人出訪國外表演,也去過香港,《少林寺》導演張鑫炎就是那個時期認識的李連杰,並最終選定他擔任《少林寺》的男主角。

可是成龍卻是在《少林寺》上映後才第一次真正知道李連杰的存在,當時他的第一反應是“哇,把我的片子壓得不輕啊!”。

那幾年,香港影壇的票房格局,是邵氏、嘉禾和新藝城的三雄爭霸。

成龍1980年加盟嘉禾後,憑藉一部自導自演的《師弟出馬》拿到票房冠軍,並且第一次創造了過千萬的港元的歷史票房。

從那時開始,成龍就成了嘉禾的頭牌。

也是在1980年開始,背後有地產巨頭支持的新藝城成立了。次年,他們從嘉禾挖走了拿過5個年度票房冠軍的歌影雙棲巨星許冠傑,擔任新藝城國際鉅作《最佳拍檔》的男主角。


此時,曾經的霸主邵氏,因為巨星的調零,已經沒有了昔日的票房霸氣。

所以,當時嘉禾最大最直接的對手是新藝城,即成龍這一部自導自演的功夫喜劇《龍少爺》,對飆的對象是新藝城的《最佳拍檔》。

因為沒有在同一條院線直接交手,所以,即使沒有《少林寺》的出現,《龍少爺》還是輸給了《最佳拍檔》。


【在1983年和香港電影金像獎上,《龍少爺》和《少林寺》雙雙提名最佳動作指導獎,但都輸給了洪金寶的《敗家仔》。】

從歷史意義來看,《龍少爺》只是成龍早期一部普通的賀歲片,而《少林寺》卻是李連杰的處女作和成名作,意義非凡。而且,《少林寺》在國內造成的歷史影響,也是《龍少爺》無法比擬的。

因為《少林寺》的火爆,國內影壇掀起了一波強烈的武俠片熱潮,之後各種國產武俠片上映,特別是少林寺題材的;甚至因為影響力太大,一時間全國各地滿街的小光頭,還導致很多青少年萌生了上少林寺習武的衝動,比如王寶強。更直接的影響則是,讓當年一片調零破敗的少林寺,翻身成為全國最熱門的旅遊景點,香火鼎盛,火爆至今。


所以,《少林寺》的歷史地位是遠超《龍少爺》的。



後來,因傷從武術隊退役的李連杰,憑藉《少林寺》一炮而紅,成為全國最炙手可熱的電影明星。

於是,藉著《少林寺》的熱度,中原電影和張鑫炎在1983年又用李連杰和《少林寺》的原班人馬,拍了一部《少林小子》,於1984年的賀歲檔率先在香港上映。


《少林小子》和徐克執導的《最佳拍檔3》同日上映,敗下陣來,但仍取得了2228萬港元的高票房,排名年度第3。

這一年,成龍沒有賀歲片上映,只在暑期檔上映了一部和洪金寶、元彪合作的《快餐車》,取得2146萬的票房,輸給了李連杰。

再之後,李連杰《少林寺》三部曲的第三部《南北少林》,在1986年賀歲檔上映,取得1810萬的票房。那年,成龍沒有電影推出。

所以,成龍和李連杰票房比拼的第一回合,其實是李連杰贏了。


再之後的故事就要到90年代了。

1991年,李連杰憑藉一部《黃飛鴻之壯志凌雲》重回巔峰。

可是這部《黃飛鴻》由嘉禾出品,李連杰和成龍成了同事;成龍親自演唱主題曲,成龍師弟元彪給李連杰做配角,他們之間的競爭關係已經不一樣了。



原文連結:https://inewsdb.com/其他/1982年《龍少爺》對《少林寺》,成龍李連杰第一次/

inewsdb.com 日日新聞 . 掌握每日新鮮事



inewsdb.com 日日新聞 . 掌握每日新鮮事
[按此隱藏 Google 建議的相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