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發表於 2023-1-30 07:57
在雲南省臨滄市大山之中,有一箇中國保存最為完整的佤族村落,被《國家地理》雜誌譽為“中國最後一個原始部落”,這就是翁丁古寨。
在佤語中,翁丁有著雲霧繚繞、山水靈秀之意,翁丁古寨是一個有著四百多年曆史的佤族村寨,由於地處偏遠,交通閉塞,這裡長期處於刀耕火種的原始社會形態,直到今天仍然留有很多原始社會的印記。
去年的2月14日下午5點多,翁丁古寨發生嚴重火災,雖然沒有人員傷亡,但古寨基本上都燒完了,105棟茅草屋燒得只剩4棟,翁丁古寨的一場大火震驚了雲南乃至全國,一個原生態的古寨就這樣消失,令人揪心和惋惜。
2022年12月28日,經過長達一年的修復,翁丁古寨迎來了全面開放,浴火重生的翁丁古寨又重新出現在世人面前。
翁丁古寨距滄源縣城不到30公里,境內氣候溫和,乾溼分明,森林覆蓋率達70%以上,整個村寨位於蒼莽群山之中,經常出現極為壯觀的佤山雲海奇觀。
走進翁丁村,被世人所熟悉的成片的茅草屋又回來了,成片的佤族“杆欄式“和“落地式”茅草屋農舍,散發著濃郁的原始部落氣息,寨門、佤王府、木鼓房、撒拉房都沿襲著佤族村寨的各種傳統元素。
茅草屋是翁丁古寨的標誌,也是佤族人民世代居住的地方,這種竹木草頂結構,上面住人,下面養牲畜、堆放雜物,屋頂茅草很有講究,要先把茅草編製成1.8米的長方形草墊,然後鋪滿房頂,不僅可以遮風擋雨,還有保暖避暑功能,但壽命較短,每五年就要更換。
翁丁古寨作為一個原始部落,佤族部落在這裡繁衍了400多年,有深厚的歷史文化傳承,讓人聞風喪膽的“獵人頭”傳說,圖騰、寨樁、神林等原始的信仰崇拜、原汁原味的民族習俗,都彰顯了佤族獨特又充滿了神祕色彩的人文歷史。
寨樁在古時就是佤族部落的標誌,也是氏族進行宗教活動和征戰出師、祝捷儀式的場所,如今這裡成了翁丁村民聚會的地方,每年春節,這裡都是最熱鬧地方,村民們會通宵達旦地圍著寨樁載歌載舞,以此祭拜祖宗,祈求來年風調雨順,萬事順心。
過去佤族沒有文字,這些木樁上刻畫著各種符號和圖形來進行祭祀。
佤族崇拜牛,認為牛勤勞勇敢,吃苦耐勞,牛頭也就成為佤族的圖騰,有佤族聚居的地方,牛頭就隨處可見,路邊、廣場、大樹上到處都掛著牛頭裝飾,成了古寨的一道風景。
翁丁村植被茂盛,群山環抱,環境清幽,佤族人相信萬物皆有靈,他們認為樹木是保護村子的神林,所以在翁丁村周邊的樹從沒人亂砍,因此長得非常茂盛。
魔巴,既是佤族寨子裡德高望重的老人,又是擔負人神交流重任的祭司,這裡是佤族寨子的傳統祭祀活動,殺雞掛在木頭上,一根大木樁用麻繩拖著,祭司站在木樁上,呼喊著號子,村民們載歌載舞把木樁拖到小廣場神木處。
翁丁古寨雖遠近聞名,其實這裡已經沒有原住民了。2018年,翁丁古寨的村民離開祖祖輩輩生活了400多年的翁丁古寨,搬遷到了1.5公里外的翁丁新村,當時外界對此頗有爭議,但新村衛生室、活動室、汙水管網、太陽能路燈一應俱全,村民的生活環境確有實質的改善。
村民搬遷後,當地對翁丁古寨進行了旅遊開發,這裡成為接待遊客的景點,每個草屋都是展示佤族傳統生活的地方,村民回到自己家做“生意”,在這裡請遊客喝茶、喝水酒,品嚐佤族酸肉、耿馬毫崩、雞肉爛飯,體驗佤族的美食和生活習俗。
重新開放後的翁丁古寨值得一遊,性價比很高,這裡的門票才40元,還含往返電瓶車,除了免費品嚐這裡的美食,還能欣賞寨子裡的民俗表演,在小廣場很多人跳著舞,合唱《阿瓦人民唱新歌》,歡樂的氣氛感染著到這裡的每一個人。
盛裝歸來的翁丁古寨努力做到了修舊如舊,在某些方面還有明顯提升,但人們心裡都明白,這已經不是原來的翁丁老寨,儘管被燒燬的古寨裡很多房子也是經常維修翻新,但一個“全新”的翁丁古寨走進人們的心裡,確實還需要一段時間。
歡迎關注慕士塔格的季風,讓我們一起去看世界。
原文連結:https://inewsdb.com/其他/翁丁古寨浴火重生,中國最後一個原始部落盛裝歸/
inewsdb.com 日日新聞 . 掌握每日新鮮事
inewsdb.com 日日新聞 . 掌握每日新鮮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