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星鏈到ChatGPT,為什麼我們總在誤判美國科技與經濟的發展?
#1
發表於 2023-4-1 06:39
■ 阿里傳來重大信號!民營企業拼經濟大賽開場
■ 萬畝林場被煤礦斷水,植樹治沙20年的主人跪地痛哭!背後央企早被央視曝光
來源 | 火星宏觀
內容提要:
1、馬斯克在佈局星鏈時,我們一邊佈局拼多多,一邊說衛星手機通訊是假消息;
2、美國人在押注OpenAI時,我們一邊佈局社區團購,一邊說中國的人工智能獨步天下,美國20年都無法超越;
3、美國經濟持續發展的祕訣就是每當經濟發展停滯時,都有領先世界的科技推動經濟回升;
4、我們要儘快從依靠投資與外貿發展經濟,轉變到依靠消費和科教興國的道路上來。
一、馬斯克在佈局星鏈時,我們一邊佈局拼多多,一邊說衛星手機通訊是假消息
去年開始在烏克蘭戰場令俄羅斯軍隊聞風喪膽的星鏈網絡,是馬斯克在2015年1月16日宣佈的,當時他計劃投資100億美元建造 4425 顆衛星組成的 “星鏈”星座。谷歌和富達投資10億美元,使得該項目能夠快速啟動。
直到2019年5月,馬斯克的SpaceX公司才以一箭60星的方式把第一批星鏈衛星送入軌道。但此後便一發不可收拾,什麼一箭多星,什麼可回收重複使用的火箭,都被SpaceX一一實現。
在同一年,負責國內谷歌業務的黃崢,創辦了以假貨多、價格低為競爭力的網購公司“拼多多”,魔量資本、高榕資本、IDG、騰訊、紅衫資本等都投資了拼多多,3年後的2018年7月在美國納斯達克上市,其發展速度創造了電商新物種神話。拼多多用最為常見且危害巨大的“山寨”商品來開拓市場,損害消費者,從2019年開始就被USTR列入“惡名市場”名單。
直到2018年,中國很多類似於司馬南這種類型的小粉紅領袖,都在看衰星鏈,告訴他們的粉絲們星鏈的種種不可能。比如這個@奧卡姆剃刀,直言手機用星鏈的無線網絡信號“是個假消息”,儘管宣佈手機能用星鏈這個消息是馬斯克親自宣佈的。
二、美國人在押注OpenAI時,我們一邊佈局社區團購,一邊說中國的人工智能獨步天下,美國20年都無法超越
2016年8月,NVIDIA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黃仁勳,把3000人花費3年時間才研發出來的首個輕量化的小型超算,計算和吞吐能力相當於 250臺傳統服務器第一臺超算DGX-1,捐給成立還不到一年的OpenAI,並邀請此前給OpenAI捐款一億美元的馬斯克現場見證。
當時,他手裡壓了100多家公司的訂單,卻把第一臺捐給了OpenAI,直接讓penAI的算力速度翻了十幾倍。
在場的工程師和科學家紛紛簽名,其中還有兩個華人的簽名:陳曦和範麟熙,這兩人是OpenAI 的研究科學家。
2016年,中國的社區團購模式橫空出世,憑藉全新半熟人社交概念,迅速受到資本重視。滴滴、阿里、美團、拼多多、順豐等巨頭,相繼挺進社區團購賽道。各種補貼,紛至沓來。一時間,在家裡用app買菜成為了一種潮流。
短短兩三年,社區團購平臺就獲得了鉅額投資。到2020年,受疫情影響,小區內買菜成為非常時期的非常之舉。社區團購因此獲得快速發展機遇。每日經濟新聞報道說,社區團購領域僅2018年的融資就有27起,其中45%的融資規模在千萬級美元以上。第一財經披露,僅2021年社區團購賽道至少燒掉1000億。
社區團購賽道燒錢越來越多,但整個行業卻在走向下坡路。從2021年開始,大批社區團購虧損退出,留下一地雞毛。
中國的各路專家和網絡大V們,一邊在呼喊社區團購將顛覆生活,改變世界,一邊在給中國人餵養中國的人工智能獨步天下的迷魂湯。連還有點理智的鳳凰呂思寧都公開發文稱,美國的AI僅為幼兒園水平,美國已經在人工智能的競賽中敗給了中國,美國20年內都無反超機會。餘音未了,2年的時間都沒到,我們才恍然大悟,原來呂思寧們把話說反了。
三、美國不搞超前投資與大基建,經濟持續發展的祕訣就是每當經濟發展停滯時,都有領先世界的科技推動經濟回升
大家看看1980-2022年美國GDP增長曲線圖,是不是非常令人吃驚?每10年一個經濟循環,周而復始。每當美國的經濟增長乏力下滑時,總是能扭轉趨勢回升向上,持續增長一段時間。
我們都知道,最近幾十年,美國已經不搞什麼超前投資和大基建了,他們靠什麼在經濟趨於衰退的時候,力挽狂瀾重回增長軌道的?唯一能夠和美國GDP增長曲線高度關聯的,是美國創造性技術和產品的面世時間。也就是說,是一波一波的科技發明創造,讓美國經濟擁有了強勁的心臟,有規律地跳動。
第一、1980年代個人電腦、手機和電視網絡推動了美國經濟一波強勁發展
經歷過1980年代的人,都知道這是一個了不起的十年。在美國,幾乎每一年都有一些很酷的顛覆性的新技術和新產品進入市場。對美國經濟和世界經濟影響最大的當然是個人電腦的出現。
個人計算機誕生於 1970 年代,即微處理器芯片開發後不久。但真正進入大規模商用的,是在1982年出現了IBM PC之後。
隨後在1984 年蘋果發佈了Macintosh計算機,其令人難以置信的圖形用戶界面(GUI)再一次改變世界。
個人計算機的誕生,首先是帶來了一場軟件革命。所有的軟件產品、商業程序,隨後陸續誕生。其次是硬件革命。電腦芯片和其他硬件不斷迭代,產生了巨大的消費市場,帶來了持續的製造業擴張。
有線電視網絡的誕生催生了個人娛樂消費的革命。1980年之前,西方人用錄像機和租賃店觀看視頻,1980年有線電纜網絡電視的出現,改變了家庭電視世界。也因此誕生了光纖電纜,進而改變了計算機網絡。
與此同時,美國一大批 “有線電視頻道”開始湧現。CNN,MTV,HBO和許多其他頻道都出現在1980年代初。每月支付一小筆費用,就可以觀看數十部無廣告電影,還可以觀看MTV,推動了電影、電視、音樂等娛樂產業的蓬勃發展,創造了巨大的文化消費市場。
手機的誕生創造了半導體產業和通訊產業的新世界。1983年美國FCC批准了AMPS標準。同時誕生的第一臺摩托羅拉手機改變了美國的通訊產業和半導體產業,也改變了世界。如果沒有這一臺摩托羅拉手機,如今全世界的GDP也許會縮減三分之一。
第二、1990年代,網絡與電商掀起了美國經濟的網絡革命
在改變我們生活的所有技術中,也許過去50年中最深刻的是網絡。1990年美國誕生了萬維網,1991年美國誕生了第一個Web瀏覽器。網絡的誕生改變了全世界的生產與生活模式,也推動了技術變革的加速,為美國和全世界創造了新的巨大需求。
在1994年成立時,沒有人會知道亞馬遜將成為世界上最具創新性的公司之一,也沒有人知道電商將如此顛覆傳統商業。
1998年穀歌成立,搜索引擎改變了網絡使用習慣,也加速了信息交流與互訪。這也為後來的智能技術奠定了基礎。
第三、2000年代,智能手機、社交媒體改變了美國經濟
在這10年,智能手機不斷更新迭代,並被不斷賦予了更多的消費功能,不僅為半導體產業帶來了持續的需求,也深刻改變了商業和服務業。
比如iPhone在2001年推出的iPod,實現了音樂向移動環境不可阻擋的轉變,也為數字消費奠定了基礎。2003年安卓公司成立,使得Android操作系統成為歷史上最成功的(就用戶數量而言)手機操作系統,併成為如今萬物互聯的基礎。
智能手機的出現,催生了如火如荼的社交媒體應用,為人與人的溝通和消息的傳播帶來了顛覆性的變革,創造出了巨大的服務市場。
2004年,擁有Instagram、WhatsApp的Facebook成立;2005,視頻社交媒體YouTube成立。如今,社交媒體裝滿了地球上幾乎所有人的生活細節。
2007年,蘋果手機推出應用商店,安卓手機隨後也推出了應用商店,手機APP成為一個巨大的產業。
第四、2010年代,4G網絡、雲應用、自動駕駛技術和人工智能成為美國經濟的新引擎
3G是寬帶蜂窩網絡技術的第四代,它比2G快近五倍,使“啞巴”成為過去。但4G的出現,才使流媒體視頻到智能揚聲器的出現成為可能。4G催生的硬件需求和服務市場,成為當時全球經濟新的增長點。
2006年亞馬遜推出了雲計算平臺,但2010年代才是雲市場爆炸的時候,成為現代互聯網和我們所有數字體驗的核心基礎設施。AWS最大的競爭對手微軟Azure於2010年出現,併成長為微軟業務的關鍵支柱。
2004美國防高級研究計劃局開始舉辦第一屆DARPA挑戰賽,美國的汽車自動駕駛技術開始發展。但對美國經濟產生深刻影響的,是2010年10月9日,谷歌公司宣佈正在開發自動駕駛汽車開始。隨後,特斯拉、Uber和Waymo等公司也加入到汽車自動駕駛大賽。2014年12月,谷歌首次展示自動駕駛原型車成品,而特斯拉已經在全球推出了近800萬輛自動駕駛技術電動汽車,由此汽車產業和人類的流動性發生了新的轉變。
從IBM Watson 誕生開始,2010年代也是美國人工智能技術快速發展的10年。2010年,IBM的Watson在Jeopardy上擊敗Ken Jennings。從那時起,美國引領全球的人工智能企業在如何理解機器學習、深度學習和人工智能上發生了巨大變化。
第五、2020年代,ChatGPT、常溫超導和可控核聚變,將會繼續支撐美國經濟的發展
四、我們要儘快從依靠投資與外貿發展經濟,轉變到依靠消費和科教興國的道路上來
3月13日,我在《2030年中國的經濟規模會超過美國嗎?》一文中說過:我們近40年經濟的快速發展,主要是改革開放的推動。那麼美國經濟近百年來能夠長盛不衰,主要還是依靠教育和科技。比如70年代開始的半導體和計算技術。90年代開始的互聯網技術,現在開始的智能化技術、能源技術。比較中美經濟發展,切不可忽視科技進步給美國經濟帶來的節奏性推動力。因此不要輕信林毅夫、任澤平等人所做的2030年中國GDP將超過美國的判斷。
現在,我們面臨著長期重投資、輕消費所帶來的居民消費能力較低,消費意願低迷,產品與服務供給嚴重超過需求的問題。要徹底改變這一狀態,切實趕超美國,我們一要增加勞動力收入,增強居民消費能力;二要切實重視教育、發展科技。從依靠投資與外貿發展經濟,轉變到依靠消費和科教興國的道路上來。
原文連結:https://inewsdb.com/其他/從星鏈到chatgpt,為什麼我們總在誤判美國科技與經濟/
inewsdb.com 日日新聞 . 掌握每日新鮮事
inewsdb.com 日日新聞 . 掌握每日新鮮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