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瀏覽: 6,649
+6

圖左是寶德發佈的“暴芯”P3,圖右是英特爾酷睿i3-10105處理器,本質上是同一芯片(來源:wccftech)

鈦媒體App 6月4日消息,據澎湃新聞報道,5月初,國產服務器廠商寶德計算系統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稱“寶德計算”)發佈的第一代基於x86架構的“Powerstar”(暴芯)P3-01105在芯片行業引發市場關注和質疑。

沒有芯片研發背景的寶德計算突然發佈了自家芯片令人驚愕,發佈會上聲稱“暴芯”P3-01105年銷售目標150萬顆、銷售額10億元,並指這是在自主創新道路上邁出的堅實一步,更是打造國產整機產業鏈的關鍵一環。但該芯片卻與英特爾(Intel)兩年前發佈的服務器第10代酷睿i3-10105芯片極為相似,性能參數、跑分上基本一致,讓外界猜測寶德計算暴芯是在“套牌”英特爾芯片。

甚至有人重提當年“漢芯”事件拿來對比,質疑這可能成為“漢芯第二”。

在各種輿論紛擾和壓力之下,5月31日晚,寶德計算髮布聲明,承認暴芯首款CPU系在英特爾公司支持下推出的一款定製CPU產品,主要面向商業市場的品牌PC終端使用。聲明特意強調,未向相關政府部門申報任何項目及補貼。

不過截至發稿前,寶德服務器公眾號顯示該聲明已主動刪除,但仍在寶德計算董事長李瑞傑的微博中。李瑞傑還發布多條微博強調,寶德暴芯要走國產化的第三條道路,不燒錢,拒絕虧損。站在英特爾巨人的肩膀上,更上一層樓,會有自己的方式解決原代碼問題。

針對外界對暴芯技術細節的質疑,以及寶德與英特爾合作的實質,截至發稿暫未得到兩家公司的回覆。


在全面發力芯片“國產替代”背景下,部分企業卻依然違背半導體產業規律,不研發不流片不測試,換標“套牌造芯”,更讓院士做背書,再次上演了一場國產芯片的“造假”鬧劇。

定製英特爾芯片,把美國“芯”轉為中國“芯”

深圳寶德集團成立於1997年,從做白牌服務器業務起家,現在業務橫跨IT、網絡遊戲、白酒等多個領域。其中,寶德計算成立於2003年,總部位於深圳,主要生產服務器和PC整機,芯片來源於英特爾、海光、鯤鵬等。根據IDC的《2022年中國服務器市場跟蹤報告》,寶德並未進入前七,市場份額低於5%。

從產業鏈來看,AI 服務器由CPU/GPU處理器、硬盤、內存、PCB印製電路板、系統總線等軟硬件構成,最終需要交給浪潮信息、中科曙光、聯想旗下超聚變、寶得計算等服務器廠商負責出貨。

據寶德集團微信公眾號,其2022年營業收入為222.37億元,同比增長27%。

5月初發佈會上,寶德集團董事長、寶德計算創始人、上市公司中青寶(300052.SH)創始人李瑞傑表示,2022年,包括寶德計算在內的寶德集團(控股)實現合併口徑總營收237.4億元,同比年增長6.8%,利潤約為2億元。


(圖片來源:鈦媒體App編輯拍攝)

李瑞傑表示,近日,寶德成立了寶德暴芯半導體科技,稱發力芯片國產自主可控領域。

鈦媒體App從天眼查上查詢到,寶德暴芯半導體科技工商主體是“深圳市寶通信息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寶德副總裁何麗為寶通信息公司總經理,李瑞傑是公司創始人。

據5月6日介紹,寶德Powerstar“暴芯”第一代芯片專為日常臺式機用戶打造,採用14nm製程,基於英特爾x86架構指令集,提供3.7 GHz基本運算頻率,4.4GHz最高運算頻率,6MB的L3緩存和最大功耗65W。

李瑞傑在5月6日發佈會上稱,“暴芯”第一代芯片擁有核心技術領先,專業人才隊伍,以及優異性能和生態三大優勢,廣泛適於教育、能源、工業、金融、醫療、遊戲和零售等多行業應用。

李瑞傑強調,寶德要走出國產化的第三條道路,要把美國“芯”轉為中國“芯”。暴芯兼容X86全部指令集,與市場同類的處理器性能相當,國內所有的數據庫、操作系統、虛擬化全部兼容,不用遷移,不用適配,“是中國芯片,寶德牌的,中國的,不是美國的”。

至於暴芯做了哪些特別定製,李瑞傑在發佈會上解釋是,“我們有自己的算法,提高軟件測試的可能性,這樣離美國的管控遠一點,我們做了第一步,目前還可以,第二步、第三步還不能講。”

讓人有點迷惑的是,5月6日發佈產品幾天後,寶德方面多渠道宣傳推廣,將暴芯處理器與自主創新、國家強芯等深度“綁定”,但絕口不提英特爾“定製”背景。

不過,網友和媒體並不買賬,網絡上不斷有證據指出暴芯與英特爾芯片存在高度一致,應該是“套殼”、“貼牌”芯片,不斷對寶德提出質疑。

5月25日,Wccftech引述Geekbench 5跑分測試顯示,寶德Powerstar“暴芯”第一代芯片的寶德DP1UI-2 服務器,與第10代Comet Lake系列酷睿i3-10105 處理器規格一致、性能接近,甚至連封裝接口LGA1200、酷睿Comet Lake標識也都一模一樣。跑分中顯示該芯片的單核成績為1010分,多核成績為3585分,與英特爾第10代酷睿入門級i3-10105幾乎是一款。

Wccftech直接表示,寶德的這款“暴芯”國產芯片就是英特爾第10代酷睿入門級i3-10105的復刻翻版,只是外殼換標。


暴芯國產芯片參數和跑分基本就是使用英特爾第10代酷睿的翻版

一位半導體行業瞭解該產品的消息人士告訴鈦媒體App,“這就是英特爾產品,主要就是想以此得到一些(資金)資質。”

寶德因此被質疑為“漢芯第二”,試圖拿英特爾芯片來冒充自研芯片。

2003年發生的“漢芯事件”曾震動業界。當時,有人在清華大學BBS上匿名發佈了一封舉報信,指出“漢芯一號”的發明人涉嫌造假,並且還提供了多方面的證據,言辭犀利。

最終證實,舉報信息為真,時任上海交通大學教授陳進被發現僱人將美國摩托羅拉公司的芯片標誌用砂紙磨掉,然後加上“漢芯”標誌,以騙取國家科研基金。“漢芯一號”及其測試軟件,就是摩托羅拉芯片和國外開源軟件的拼裝。

如今,“暴芯”也是換標、復刻英特爾酷睿i3-10105,但卻獲得了英特爾的合作許可。李瑞傑在現場透露,目前英特爾與寶德已經簽訂了合作協議,首批x86架構“暴芯”芯片訂單已經執行。

“未來將打造12萬平方米的“暴芯”芯片製造基地項目,引入英特爾公司處理器設計技術的最新成果,採用先進芯片工藝製程。”李瑞傑表示。

不過,一顆核心芯片研發成功需要配置強大的研發團隊,耗費數年時間和數十億的資金才能完成。根據公開數據,研發設計一款14nm的芯片需投入超過1億美元,投資建設一條月產量5萬晶圓片的生產線需要100億美元左右,約合人民幣708億元。

而寶德計算這種不燒錢且拒絕虧損,這也就意味著寶德造“芯”不是完全意義上的自研。

5月31日,寶德發聲迴應質疑,實際上承認了與英特爾的合作關係,並否認了以此拿政府補貼的動機。同日,寶德還刪除了5月6日發佈的暴芯相關宣傳文稿。

6月1日凌晨,李瑞傑在微博上回應“漢芯第二”的質疑稱,寶德暴芯要走國產化的第三條道路。“一步一個腳印,步步為營,不燒錢,拒絕虧損。站在英特爾巨人的肩膀上,更上一層樓,我們會有自己的方式,解決原代碼問題,”李瑞傑稱,爭取通過寶德暴龍控制源碼,杜絕芯片後門攻擊。”


據澎湃新聞引述一位英特爾內部人士表示,寶德芯片從英特爾的角度上完全合規的,但如此高調去宣傳也是有點讓人意外。

李瑞傑在微博上強調,“要讓混水摸魚者一邊涼快去,堅定按計劃走下去,相信會是中國芯片的一支新生力量。”

目標10億銷售額、六年內科創板上市, 能完成嗎?

李瑞傑在5月6日發佈會上慷慨激昂地講述,他直言今明兩年芯片要賣出150萬片,營收10億。

“我們目標今明兩年要達到150萬片,今年15-100萬片左右,明年那就(不難達到),收入10個億小意思。”李瑞傑還表示,暴芯半導體項目預測未來六年(2023年-2028年)合計收入超230億元,僅2028年達80億元;總淨利潤超35億元,納稅總額超13億元。


不僅如此,李瑞傑還公佈所謂暴芯半導體三步走戰略,不僅做x86,還要“通吃”ARM、RISC-V指令集架構研發芯片;不僅要芯片設計,還要做封測、芯片製造、流片、構建半導體生態。

“我們會做個ARM架構的芯片,兩美金左右,我們相信華為是沒有意見的。就是華為‘吃雞腿’,我們吃‘雞爪子’。但兩美金大家不要小看,它也是農村廣闊天地,大有作為。另外,我們RISC-V IP 研發團隊已經悄悄地在西安籌建,商業部門在深圳,基本就這個套路了。”李瑞傑表示,該RISC-V芯片最快2024年9月30日前發佈。

李瑞傑稱,將通過資本投入以及銀行融資方式,合計總投入12億元,建設暴芯芯片製造基地。項目規劃三期實施,一期建設週期18個月,項目投產後5年將實現累計產值超200億元,實現納稅超過10億元,累計淨利潤20億元。

還沒有結束。李瑞傑和盤托出了“暴芯半導體科技”這家公司的發展時稱,公司計劃2024年進行第一輪融資,2025年進行Pre-IPO融資,2027年申請科創板,2028年科創板上市、市值300億,2030年市值千億。

“2028年上海科創板上市,市值會超過300億,說的很謙虛,實際是不止的。2030年市值千億,我們也想向海光(獲得了AMD技術授權的天津海光信息)學習一下,看能不能過個千億。所以,歡迎各路神仙,各路投資商、各地政府早點參與,多點給錢,搶著來,然後共同圓夢。現在一切剛剛開始,我們相信在深圳,寶德號稱‘小華為’。華為有大ARM芯片叫鯤鵬,我們有小Powerstar叫小芯片。”李瑞傑自信滿滿地說道。

過去一段時間,以寶德控股為核心,李瑞傑擁有寶德科技集團(股票代碼:HK8236,已退市)、中青寶(股票代碼:SZ300052)、英捷迅供應鏈管理集團、金沙古酒集團、寶德地產集團、恆德固定資產管理公司、寶德文化旅遊集團、鵬德金融投資控股集團八大板塊業務,覆蓋房地產、遊戲、酒店、半導體等領域。

目前,寶德計算經歷了五輪融資,最新在2021年2月的一輪股權融資,投資方超過25家,多元複雜,其中包括多個地方國投,風險投資機構洪泰基金,股權機構民生證券投資等。但在今年5月17日,寶德計算的部分股權出質狀態。同時,寶德計算還面臨超過1080條的周邊風險提示,最近一次是註銷多個控股子公司,以及寶德計算北京分公司。

不過,專業的芯片半導體產業,絕對不是一個全能人才完全掌控的領域。扣除人員成本費用,芯片企業買EDA軟件、買IP核、做流片測試......這一系列流程至少要消耗超過30億元,絕對不是幾千萬買個授權、磨個字就能解決的問題。

李瑞傑直言,暴芯“長得跟英特爾芯片一個樣”,是因為搞不定光刻機,與英特爾合作的芯片未來還需要通過英特爾來封裝測試。他還計劃,首款低端P3芯片發佈之後,最多一到兩個季度,就會發布更高端的P5芯片,年底會發布P7芯片,明年一季度會發布P9芯片。“我們會隨著英特爾的節奏走,從7nm到5nm、到3nm、到1nm。1納米什麼時候能實現?我估計差不多在2027年。”李瑞傑表示。

不過,澎湃新聞認為,“暴芯”是不符合信創領域的要求,進不了信創。財新則引述投資人認為,“外行把造芯想得太簡單了,管理層都不懂半導體運行規律,誰敢投這樣的項目?”

同時,英特爾在中國也與其他中國企業有類似合作,並非只有寶德。此前上海瀾起科技(688008.SH)也從英特爾採購CPU,加上內置自研的預檢測(PrC)和動態安全監控(DSC)安全功能模塊,推出所謂國產津逮服務器CPU系列,幫助英特爾打入部分國內市場,官方還宣傳是“中國芯”。


據瀾起科技2019年9月公佈的招股書註冊稿顯示,津逮CPU是瀾起與清華大學、英特爾聯合研發的,其產品所有權及品牌歸屬為瀾起科技。但是,這款通用CPU內核芯片由英特爾提供,英特爾產品在津逮服務器CPU成本中的佔比達90%左右——基於整個業界,這種九成研發佔比基本被認為是英特爾芯片。

那麼,從英特爾定製,到百萬片銷量目標,再到千億市值,寶德野心不小,但行得通嗎?

過去幾年,隨著芯片行業熱度不斷攀升,一些沒有半導體技術經驗的入門者創立公司、進入這一高技術行業。但問題在於,由於半導體產業鏈十分複雜,這種“芯片淘金熱”在短期內並沒有解決國產芯片“自給自足”的根本性問題。

芯片有一定產業和週期規律,並不是簡單的資本、換殼、做個授權就能解決中國芯片“卡脖子”的關鍵問題。暴芯等定製產品在“國產芯片”問題上做文字遊戲、欺騙大眾,嚴重損害中國芯片產業的良好發展。

中國半導體行業協會設計分會理事長、清華大學教授魏少軍曾表示,所有違背半導體產業發展規律的盲目衝動值得警惕。半導體有半導體產業發展規律,我們必須遵循產業發展規律。有企業嘗試把互聯網模式引入到集成電路領域,但結果令人唏噓。這也進一步說明任何一個產業發展有內在的客觀發展規律,我們不可違背。

“半導體產業成不了風口上的豬,這兩年由於資本的力量,又重新想把很多豬變成風口上的豬,一些人也想借這個機會飛起來,能不能飛起來我們真的不知道,至少從現在來看,風口上的豬下場都比較慘,所以我們還是要遵循產業發展的客觀規律。”他稱。

魏少軍強調,我們要虛心向美國半導體產業學習,加大研發創新投入。中國已經融入全球技術體系,絕對不能走回頭路。(本文首發鈦媒體App,作者|林志佳)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責任編輯:



原文連結:https://inewsdb.com/其他/寶德承認暴芯由英特爾定製,跨界造芯虛/

inewsdb.com 日日新聞 . 掌握每日新鮮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