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瀏覽: 827
+3
編輯 | 虞爾湖

出品 | 潮起網「於見專欄」

繼備受投資機構青睞的綠聯科技於今年1月過會,所引發資本市場的強烈關注後,上市之風又吹向了品勝電子。

6月30日,廣東品勝電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品勝電子”)向深交所遞交招股書,擬在主板上市,計劃募資7.57億元,用於深圳生產基地的搬遷擴建、研發中心總部辦公建設以及品牌建設市場推廣等。

值得一提的是,品勝電子曾於2015年在新三板掛牌,一舉拿下“3C配件第一股”,不過在2017年中終止掛牌。

所以,作為最早進入電子配件市場的公司之一,此次轉戰主板上市,品勝電子背後的商業能力,能否真如名號引起資本市場關注的焦點呢?

業績喜憂參半,第二曲線增長亮眼

從收入的角度來看,2020年-2022年(簡稱報告期),品勝電子分別實現營業收入11.42億元、13.28億元及13.29億元;同期分別實現歸母淨利潤1.02億元、1.01億元及9714.03萬元。可見,雖然公司收入逐年遞增,但是淨利潤卻呈現下滑趨勢。

進一步拆分營收結構,充電、手機內配和創新電子三大類產品為貢獻主要收入來源。其充電系列產品常年貢獻了近6成收入。而值得關注的是,此前一直被品勝電子寄予厚望而打造的第二曲線創新電子類產品,業績增長比較亮眼,對營收的貢獻佔比也在不斷升高。數據顯示,該品類的營收已從2020年的1.2億元升至2022年的2.57億元,同期佔總營收的比重也從10.64%升至19.51%,成為品勝增長的又一引擎。






但從盈利能力上來看,品勝電子核心產品充電系列、手機內配的毛利率報告期內卻連續下滑,2022年分別只有31.14%、35.41%;同期其ODM和OEM的毛利率也分別僅有29.48%、19.32%。不難看出,品勝電子的錢並不好掙。

受此影響,也使得品勝電子主營業務毛利率低於同行業可比公司安克、公牛和綠聯。比如,2022年品勝電子主營業務毛利率為34.49%,低於安克創新38.86%數值4.3個百分點。

對此,品勝電子在招股書中也坦言,公司毛利率主要受產品結構、市場價格及生產成本等因素的影響。若公司產品開發、技術研發停滯不前,或市場競爭格局發生變化而公司未能及時響應下游需求的變動,或公司無法有效控制生產成本,則有可能出現公司毛利率水平波動甚至下滑的情形,繼而對公司的經營業績產生不利影響。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技術創新是企業的壓艙石,更是能否成功上市的重要考核標準之一。特別是對於想要上市的科技企業,但凡突破核心技術,擁有較高的技術壁壘的公司,二級市場均歡迎接納。

但品勝電子的科創底色卻略有不足,雖然其在招股書中表示,公司高度重視研發積累與技術創新,在核心產品領域和相關生產工藝上擁有多項核心技術。

而我們查閱招股書發現,報告期內,品勝電子研發費用分別僅有4451.57萬元、4803.63萬元和4957.27萬元,研發費用率常年位於3%左右徘徊,一直摸不著4%。






顯然,不論是從研發投入費用佔總營收比率,還是從累計投入金額來看,品勝電子創新投入並不理想。

夫妻控股超85%,突擊分紅所謂那般?

品勝電子是有錢的,我們可從其招股書披露的財務數據可見一斑。

招股書顯示,報告期內品勝電子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分別為1.17億元、1.53億元和1.66億元;各年末現金及現金等價物餘額分別高達2.27億元、1.92億元和2.58億元。

不僅如此,截至2022年末,品勝電子賬面趴著2.72億元貨幣資金,佔流動資產的比例高達51.95%。

熟悉財務報表的都知道,電子零售行業向來被稱為現金奶牛,也是最吃現金流的行業,像品勝電子這麼大的集設計、研發、生產和銷售的平臺,如此海量的現金流可以說不僅能夠維持當前規模的經營活動,而且更重要的是也具備給企業提供大幅更新升級的能力。

但與其同行業競爭對手綠聯科技和Baseus倍思不同的是,品勝電子的錢並非由投資方融資帶來的,而是大部分資金由趙吳夫婦認繳而來。

比如,綠聯科技IPO前曾受到高瓴等知名投資巨頭的融資,先後投資3億元和2.5億元,以此計算,綠聯科技的IPO估值或超150億元。而Baseus倍思同樣於今年上半年完成了由深創投、中金資本聯合領投,越秀產業基金、高榕資本跟投的數億人民幣A輪融資。

反觀品勝電子則鮮少有機構投資者背書,僅有深圳明禮澤華投資管理有限公司旗下的明禮智傑私募基金持有6.48%的股份,為第二大股東。而第一大股東實際控制人趙武和吳煒崝夫婦二人,合計控制公司85.32%的股份。

招股書顯示,2021年和2022年,公司先後進行了兩次分紅,分紅金額均為4630.9萬元,合計約9261.8萬元現金分紅。公司分紅金額在當期淨利潤中的佔比分別高達45.54%、47.42%,佔兩年整體淨利潤總和的46%。






可見,在這樣的股權結構下,品勝電子就是一家典型的家族企業,對於公司的股東大會、董事會的投票表決及公司經營決策均能夠產生重大影響,實控人如果想要分紅變現幾乎毫無阻力。

品勝電子還面臨著什麼?

當然,我們能進一步預見的是,品勝電子上市能解一時之困,但解決不了行業的核心問題,即客流的問題。簡單來說就是隻要智能終端市場不減緩,與之高度掛鉤的3C智能周邊配件產品很難大翻身。

公開數據顯示,2022年中國智能手機市場出貨量約2.64億臺,同比下降23.1%;國內PC市場出貨量僅為4850萬臺,較2021年下降15%。

除了因智能終端市場萎靡不振而減少的消費者以外,數碼配件產品護城河並不深還改變了消費者的購買智能產品配件的傾向。

一方面,各大手機及智能終端設備生產商都開始以自研或代工的模式不斷開發出自家產品適配的配件產品,比如,小米和華為等知名品牌。換言之,大多選擇該品牌旗下手機等數碼產品的消費者,經過品牌的普及心智,具有很高的消費粘性,相關配件產品也就完全沒必要更換其他品牌。這顯然對像品勝電子、綠聯科技這樣專注於單一數碼配件產品的品牌產生不少衝擊。

另一方面,一些國內依靠高質量配件產品而興起的科技公司也逐漸成為不少消費者共同的選擇,高質量數碼配件產品不再是那些知名企業的專屬。比如,產品涵蓋移動電源、無線充貼片、適配器、數據線材等品類的羅馬仕,連續6年來榮獲天貓雙十一移動電源銷量第一,同時蟬聯3C數碼品類第一的榮譽。

因此只要智能終端市場依然影響數碼配件產品的恢復,品勝電子面臨的增長危機就依然存在。這也意味著為了搶佔更多的市場份額,中國數碼配件品牌商們的下一輪“出海潮”或將開啟。

就拿綠聯科技為例,其2020年至2022年營收分別為27.38億元、34.46億元和38.39億元,這其中海外市場收入每年佔比均高達近50%。已實現通過海外電商渠道在美國、英國、德國、日本等全球多個國家和地區銷售。

而在這個方向上,品勝電子顯然慢了半拍。再比如,在充電設備這個強品類、弱品牌的賽道上,安克創新、綠聯科技選擇另闢溪路通過電商渠道出海,賺取超額利潤,相比之下品勝電子則留在國內和其他各類品牌商們一起在紅海市場中不斷“內卷”。

結語

品勝電子的境況,其實是中國3C配件行業的一個縮影。

在智能終端設備行業面臨瓶頸,且獲客如此艱難的時代,想要快速在二級市場獲得更多“獎券”,確實是很多品牌不斷突圍的新方向。

從這個維度來看,我們可以理解品勝電子上市的迫切,但其能否經受得住投資者的審視,又能否另尋出路突破瓶頸,還有待其進一步驗證模式的可持續性。







原文連結:https://inewsdb.com/其他/一頭扎進紅海不回頭,品勝電子ipo前途何方?/

inewsdb.com 日日新聞 . 掌握每日新鮮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