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瀏覽: 2,800
  • 回覆: 2
Alban Berg, 1885 ~ 1935




貝爾格一生都住在維也納,他出生於一個沒落貴族家庭,祖上在阿爾卑斯山有一塊地產,貝爾格夏天經常前往。年輕時他的朋友包括畫家科裡姆特(Klimt),柯科什卡(Kokoschka) 和詩人阿爾騰伯格(Altenberg),向當時自負得意的維也納文化界挑戰。
  
1904年開始,貝爾格跟隨勛伯格學習,此前他幾乎沒有受過正規音樂培訓。貝爾格把這位作曲前輩(實際上只比他大11歲)看作是朋友、父親和音樂完人。學習四年後,他寫了作品第一號,單樂章的《鋼琴奏鳴曲》。雖然作品的黯淡色調和浪漫主義晚期的憂郁風格在一定程度上受勛伯格和馬勒的影響,但作品的豐富素材和無比自信無疑是大師手筆。1910年的《弦樂四重奏》是貝爾格在勛伯格門下創作的最後一部作品,隨後貝爾格就徹底背棄了一部作品必須具有一個主調的調性原則。1911年他與Helene Nahowski結婚,這一時期的音樂受到了他們愛情的影響。1912年為女高音和樂隊而作的《阿爾騰伯格歌曲》(Altenberg Songs)反映了放蕩和苦澀的性愛意識,這在貝爾格後來的兩部歌劇中有著更深刻的宣洩。勛伯格並不認可《阿爾騰伯格歌曲》,為了使老師滿意,貝爾格嘗試更長大成熟的結構(很大程度上受馬勒《第九交響曲》的影響),特地創作了《管弦樂曲三首》,題獻給老師。
  

[ 本帖最後由 cc.chrischris 於 2008-6-29 08:27 PM 編輯 ]



1915到1917年間貝爾格在奧地利服兵役,並於1917到1920年間創作了傑作——歌劇《沃采克》(基於格奧爾格•畢希納的劇作)。盡管音響上極其復雜,但他對士兵沃采克充滿同情與人性的描繪,強烈的戲劇張力幾乎令人無法承受,深深地感染了觀眾。
  
1925年貝爾格完成為鋼琴、小提琴和13件木管樂器而作的《室內協奏曲》,贊美了由勛伯格、韋伯恩和他組成的三人組,曲中內容及精於計算的結構全部基於數字3。1925-26年的弦樂四重奏《抒情組曲》受某些外部事件的影響,貝爾格把它們隱秘地寫進了音樂。其實那就是作曲家與Hanna Fuchs-Robettin之間的曖昧關系,貝爾格最後的歌劇《璐璐》中赤裸裸的情色描寫由此而來。
  
1935年貝爾格受委約創作《小提琴協奏曲》,紀念馬勒遺孀阿爾瑪與建築師瓦爾特•格羅皮烏斯(Walter Gropius)的女兒瑪儂。貝爾格還將巴赫眾贊歌《我心滿足》(Es ist genug)寫入最後樂章,形成動人的輓歌,作品很快完成。但是他再也聽不到自己作品的演出:1935年12月,貝爾格死於敗血症,死後《小提琴協奏曲》的首演成了他的安魂曲。

阿爾班•貝爾格、安東•韋伯恩和他們的老師阿諾德•勛伯格三人代表著“第二維也納樂派”。他們在作曲技法上的探索為整個20世紀音樂帶來了一場革命。

代表作品:
  
《沃采克》《小提琴協奏曲》《璐璐》《抒情組曲》《七首早期歌曲》 《鋼琴奏鳴曲》



一、鋼琴奏鳴曲 Piano Sonata Op.1


貝爾格的《鋼琴奏鳴曲》Piano Sonata Op.1,作於1907-1908年,是貝爾格創作的唯一的鋼琴獨奏曲。貝爾格本打算為這首奏鳴曲創作三個樂章,作完第一樂章因勛伯格勸告不必再作其它兩個樂章,而成為現在的單樂章形態。此作雖是b小調,但由於頻繁使用疊架四度和增三和弦,引進半音階進行,以及使用下解決和弦,實質並無調性。此曲採用主題是分解方法,極有“分析哲學”的意味。發展部與再現部主要以變奏的方式來使分析變得更為復雜。經分析、變化,最後終止於B小調主和弦。雖然作品的黯淡色調和浪漫主義晚期的憂郁風格在一定程度上受勛伯格和馬勒的影響,但作品的豐富素材和無比自信無疑是大師手筆。

琴譜
discuss.com.hk香港討論區...請點擊
Password: discuss.com.hk

[ 本帖最後由 cc.chrischris 於 2008-5-15 02:57 AM 編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