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鋼琴組曲《戈雅之畫》(《戈雅畫景》)
格拉納多斯最成功的作品是他的鋼琴組曲《戈雅之畫》,寫於1912~1914年間。他一生鐘愛西班牙畫家弗朗西斯科·戈雅的作品,並為此創作了這部組曲。這部作品由6首小曲組成,標題分別是:
1. 愛的告白
2. 窗邊的情話
3. 燭光凡丹戈
4. 嘆息,少女與夜鶯
5. 愛與死
6. 幽靈的小夜曲
其中以第3首和第4首最為出色。
戈雅(F. Goya, 1746~1828)這位曾經為宮廷服務的西班牙繪畫大師,總是毫不忌諱地把貴族們膚淺庸俗的一面反映在畫布上,除了這般對所謂上流社會的諷刺,戈雅也酷愛以畫筆誠實地紀錄下平民們的生活。相當熱愛西班牙本土藝術的音樂家格拉那多斯(Enrique Granados, 1867~1916)對於戈雅的作品相當推崇,一回他在馬德裡的普拉多美術館(Prado Museum)看過這些描繪庶民生活的風俗畫以後深受感動,進而構思足以代表其作品圓熟期最高成就的鋼琴組曲「戈雅畫景」(Goyescas)。
十八世紀性格豪爽的西班牙庶民,喜好高談闊論、鬥牛的尚武男性被稱做瑪霍(Majo),打扮時髦的俏麗女性則被稱為瑪哈(Maja),這群自視甚高,對生命充滿自信的男女代表著最草根的西班牙精神。被加上「戀愛中的瑪霍們」(Los majos enamorados)副標題的「戈雅畫景」,並非刻意在回應哥雅的某幾幅作品,而是以哥雅一系列畫作中瑪霍、瑪哈們的生活情景為靈感來源,合併西班牙傳統的音樂語彙,創作出由二部共六曲所構成的鋼琴組曲。第一曲「愛的告白」(Los requiebros)以節奏感十足的前奏展開,像徵瑪霍登場,其中兩個變奏主題取材自與哥雅同時代的西班牙作曲家拉賽那(B. Laserna, 1751~1816)所寫的Tonadilla歌曲,西班牙傳統荷他(Jota)舞曲的三拍子節奏與三連音音型在華麗的裝飾奏點綴下,呈示求愛者熱切的心情。
[ 本帖最後由 cc.chrischris 於 2008-6-14 09:05 PM 編輯 ]